解放军医学院考研调剂

解放军医学院考研调剂,第1张

解放军医学院考研调剂 地方学校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吗

地方学校本科毕业生可以报考解放军医学院研究生2020年度解放军医学院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培养类型 解放军医学院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类:学术学位硕士主要以培养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主要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临床医学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注:最终培养类型的确定以个人申报和复试考核综合衡定。

三、招生计划 (一)军队考生招生计划 1.全日制招生计划 全日制招生计划110名,其中学术学位42名(生物医学工程4名、医学38名);专业学位68名(临床医学56名、口腔医学4名、护理学4名、药学4名)。

上述招生计划中军校应届毕业生、国防生攻读硕士计划限额50名;硕博连读计划限额7名(学科专业限临床医学,学位类型限学术学位)。

2.非全日制招生计划 非全日制招生计划12名,学科专业限护理学、药学,学位类型限专业学位,招生人员限在职干部。

(二)地方自筹经费考生招生计划 经上级批准,我院2020年继续面向全国地方高校招收全日制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不入伍),全日制招生计划115名,其中学术学位60名,专业学位55名。

专业限临床医学(学术/专业学位)、口腔医学(学术/专业学位)、护理学(学术/专业学位)、药学(专业学位)、中西医结合(学术学位)、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学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术学位),考生不得跨一级学科报考。

教育部负责学历、学位认证,毕业发放派遣证。

四、报考条件 (一)政治坚定,听党指挥,模范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学风端正,诚实有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无医德医风、学术不端行为。

(三)身心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生体检标准。

(四)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ks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z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凡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均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但必须具备以下要求:①修完本专业大学本科10门主干课程,并提交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开具的成绩单;②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④复试加试两门业务课。

(五)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地方高校国防生报考研究生,须填写《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其中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由所在院校训练部门审批,国防生报考由驻校选培办审查、大单位训练部门审批。

(六)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填写《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由所在师(旅)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军级单位政治机关核准,依托信息系统,逐级上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干部备案。

(七)解放军医学院原则上不接收考生跨一级学科报考,报考学术型各专业应与本科阶段专业相同或相近,报考专业型各领域应与本科毕业专业一致。

五、报名方式 请按照相关要求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详细浏览报考须知并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9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六、考试形式 (一)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1.初试为笔试,时间以国家教育部公布的考试时间为准,招生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见我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初试科目:医学(含专业型和学术型)学科门类考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和专业综合三门,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满分为300分。

其他学科门类考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两门业务课,共四门,各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为100分,两门业务课满分分别为150分。

初试科目总分共500分。

3.复试及录取:根据国家和军队政策、招生计划及考生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分数线和复试名单,实行差额复试。

经复试合格后,严格按照我校招生指标与成绩录取。

复试内容为:①资格审核;②英语和专业理论笔试;③体格检查和心理检测;④综合面试(含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等)⑤调剂。

复试、体检和心理测试,安排在2020年3、4月进行,(具体安排见医院官网通知),此期间各项费用自理。

(二)初试科目说明 1.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为国家统考科目。

2.非统考综合科目考试范围: 学术学位西医综合(学术学位,考试科目代码662):包含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和外科学总论。

学术学位口腔综合(学术学位,考试科目代码672)、口腔综合(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代码352):包含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内科学、正畸学。

药学综合(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代码349):包含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事法规。

学术学位中医综合(学术学位,考试科目代码661):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护理综合(学术学位、专业学位,考试科目代码308):包含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卫生综合(学术学位,考试科目代码353):包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术学位,考试科目代码902或906):包含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

七、其他说明 (一)根据上级通知,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须经军委政治工作部进行核准备案,未备案考生不予发放准考证。

(二)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填写个人信息务必准确、详实。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附件附件1-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附件2-军队在职干部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附件3-2020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招生要求本科临床医学考研调剂可能会调剂去某985基础医学院病理学学硕,我是读病理学硕还是校外调剂去专硕,求指点?

这是个医学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未来科研为主还是临床医疗为主及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选择的问题,需要根据你自己的发展规划和职业兴趣来决定。

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培养授予学位分两大类,一类是科学型硕士或叫学术型硕士 ,一类是专业型硕士。

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这两类培养方向不一样,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科研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是学术型学位,一级学科13大类均有;专业型硕士是与学术型硕士相对而言的,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目的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培养的是适应职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医师、教师等。

目前设40个大类,其中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硕士、 护理硕士 、药学硕士、中药学硕士6个医学类的专硕。

具体到医学领域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1.培养目标医学学术型硕士侧重于医学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不仅要求德才兼备,而且要富于创新和合作精神,能够具有医学方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医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沿和方向,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能够具有科研思维与设计及较快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等等,具体到各二级甚至三级学科具体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医学专业型硕士只有临床、口腔、护理等6种,侧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以临床医学为例,其培养目标从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基本 *** 作能力、科学思维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其中,区别于学硕的最主要特点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临床专业常见多发疾病的诊疗工作2.培养模式医学学术型硕士面向医疗科研机构或医学院校,主要以理论课程学习和导师指导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侧重点在学术理论、实验研究和科研思维及科研能力训练上,培养地点主要是在医学院校。

基础医学类的学硕是以研究基础的生理学、病理学、免疫与遗传学等基础医学科学知识的,一般不在临床医学院培养,主要在学校。

临床医学专业硕士面向临床一线,主要通过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来培养,由学位授予单位和培训基地共同开展教学,基本上是在临床医学院以住院医生的角色,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全科轮转为主,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进行进行学习,同时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以及临床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

3.就业方向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就业方向一般倾向于医院,毕业后大部分的学生基本上是选择云医院当医生,从事临床一线医疗救治工作。

医学学术硕士就业方向比较宽泛,有选择继续读博,深入医学研究的,也有选择去科研院所或医药企业从事实验研究工作,还有的选择去高校做医学教师的,就业的方向一般以从事医学科学及相关研究为主。

需要注意的一点:学术型硕士毕业后不能以学术研究生学位去考取临床医学执业资格证,也就意味着此时的研究生学历不能作为职业医生的依据。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自2014年3月18日公布施行,依据此规定"学历审核"内容如下: 学历的有效证明是指国家承认的毕业z书。

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药学类等医学相关专业,其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异同根据你目前的情况,同时还面临的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的选择问题,事实上,这两个学科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二者的联系:这两个学科从大的分类来说都属于医学学科,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

基础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在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中,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

临床医学的研究发展会反过来推动基础医学的研究进展,基础医学研究一般是实验室研究居多,研究结果能否应用于临床或能否揭示出疾病的本质,需要通过临床医学研究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最终确定,进而来验证基础医学研究的真正有效性。

2.二者的区别二者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果获得上都有所不同。

研究对象基础医学研究对象集中在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反应等方面,其二级学科有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

临床医学专业分科学硕士和专业硕士两类,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其二级学科细化为内、外、妇、儿等许多学科。

研究方法基础医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临床医学研究主要以临床实践应用为主,实验研究为辅。

结果获得基础医学研究会获得深厚的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较强的医学实验能力,未来你的科研创新能力会比较强。

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会获得扎实的临床知识和基本能力,未来你可以独挡一面,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

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选择目前根据你的问题可以判断出你还面临着是985院校还是普通院校的选择问题。

一般而言,重点985的大学较普通大学而言,其综合实力比较强,培养质量也高,国家投入和重视程度也高,对学生个人而言发展的空间和未来选择的机会都比一般普通学校多。

对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的选择在本科阶段一般是先学校再专业,但在研究生阶段需要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实力来选择。

仅从学校选择来说,如果这所985院校的基础医学学科超强,实力雄厚,应该选择去985,毕竟是重点大学。

要知道,现在的许多正式单位和重点企业都要求是985或211硕士毕业,一般的普通大学硕士都够不着门槛,985的这块“敲门砖”还是有较强实力的。

因为不知道你所调剂的这所普通大学是哪一所,无法判断其临床医学学科实力如何,建议你查询一下学校的相关资料,如果这所学校的临床医学也不错,也可以选择的。

目前给你的几条建议1.你目前学的是临床医学,学科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有志进行医学理论科学研究,想成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或科学家,建议去985的基础病理学;2.如果未来你的职业发展计划是完成硕士学业后继续深造攻读博士,仍建议去985的基础病理学;3.如果你考研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那么选择更注重培养职业素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则更占优势。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调剂单位的招生名额,这是需要你详细了解的,毕竟在复试或面试中还有可能被刷掉。

根据两所学校的情况要确保自己能被其中一所录取,要考量哪一所的录取成功率要高,以免造成选择失误,两个都录不上,此时的选择更重要。

如果有幸被985的基础学硕录取了,以后还想从医,可以用自己的临床医学本科学历考取执业医师资格,继续从医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我是医师之道,欢迎关注交流。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随着医学的发展 病理诊断学越来越重要,我们国家的病理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临床病理学人才也比较匮乏!985高校的病理学学硕是很多人想进却无法达到的!学硕毕业后很容易就能读博,985病理学博士毕业,你就是这个专业里面的顶级专家了,你可以为指导临床医师做出决断,你可以为许多病人的诊断一锤定音!你也可以为病理学的基础研究做出你自己的贡献,基础医学需要你们这样聪明好学又有干劲的年轻人!不知道你说的校外专硕指的是什么专业?如果是病理学专业,你就不需要考虑校外了,反正都是病理专业,学硕会让你的眼界更开阔 理论及研究水平更高 而且毕业以后很容易读博!如果是其他临床专业的专硕,就要看你个人的喜好以及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了!如果你喜欢当一线医生,也可以选择!在我看来,每一个专业,只要你沉下心来,用心钻研,凭你的聪明才智都会干出一番事业来,都会为解决病人的痛苦而做出你的贡献,只是所在岗位不同罢了!凭我个人喜好,如果能进985,还是去985,不要太在意专业,哪个专业都需要高级别人才!学硕其实是更有利于你以后的发展!专硕只是为临床专业专科培养的专业实用型人才 在研究能力 和进一步发展上是不如学硕的!只是临床上 医院招人的时候 有时候便好于专硕,那也仅限于中小型医院!大医院 学术型医院 还是喜欢学硕及博士的!供您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062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