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拼音

需要拼音,第1张

需要拼音 一年级学生要提前学拼音吗,为什么?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教材都把拼音移到后面了,学龄前的儿童更没必要学习拼音了。

其实 拼音法学习汉字,是当今语文学习中最大的误区,虽然教育主管部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在小学语文教材上开始改变,先学汉字,再学拼音,识字从天地人、我你他开始,拼音没在放在第一位,是好的苗头,但也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汉字学习方法的实质,没有太大的变化。

本人不是要抹杀拼音的作用,反而认为,解放后,拼音法的推广,对中国人的扫除文盲,起到很大的作用,后面在计算机处理方面(特别是汉字输入)发挥着作用,但现在它帮助识字的历史使命基本已经完成,应该回归到次要的位置。

用拼音语言的方式学习汉字汉语,弊端已经显现。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沟通用的文化信息载体符号,它具有“形、声、义”三种属性。

严格区分“文字”和“语言”是有差异的,“语言”是以“声”言说,“文字”是以“形”记录。

世界上除了汉字,其它语言都是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形、声、义”合一,一维线性信息语言文字,严格来讲拼音文字只是语言,其“说”和“写”合二为一,其文字是语言,其语言也是文字,其字母形在拼音单词中只是构成“形”和“声”而并没有特别单词义。

拼音文字就象流水一样,历史长河的流水,下游的水与上游的水是不一样,现代的人读不懂他们祖先的文字。

中国汉语与世界上其它拼音语言不同,汉语是三维立体信息语言,汉字中字“义”由二维平面表意文字“形”和一维线性表文字“声”构成表达,以“形”表文字义,以“声”说言语声。

这是汉语独具的优势特点,也是成就中华几千年文化传承延绵不断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汉字是表形文字,在过去2000多年时间里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因为读音的不同而改变其形,中华大地上虽有方言很多,相互可能听不懂,但也不影响国人之的沟通。

即使100多年之前东亚地区,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大量使用汉字,即使彼此语言不通,但都可以通过写字而彼此交流。

也就是说,语文的核心是文字,语言(拼音)只能是辅助的,只有理解了汉字中的字义,才能打好语文的基础。

拼音识字法,说白了就是用拼音语言方式学习汉语,具体点就是用学习英文方法学习汉语,用单词法学习汉语。

也就是说,学英文的方式,基础是单词,如:手臂、手套、山羊等。

而中文的学习,基础是单个的汉字,如果也按上述单词的学法,需要重复学习许多遍才有可能学会。

但恰恰是这种重音不重形的拼音单词式学习方法,让汉字学习变得更困难,也造成中国国内的语文平均水平是历史最低点。

现在的语文学习法(包括小学教材),把字,词是分割开的,比如: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初级掌握100个单词,桌子,椅子,房子,孩子就是四个单词,单词学习法,实际也是拼音文字的学习方法。

而实际上,桌、椅、房、孩四个汉字就表达了,也就是说,单个汉字,本身就是词,并且从理论上讲,任何两个汉字之间都能组成词,100个汉字理论上能组成上万个词。

比如:学会了一、人两个字,就学会组词一人,人一;学会一、人、天、地四个字,就有了一人、一天、一地,人一、天一、地一、天人、地人、人天、人地、天地人等许多组词自然就会了。

只要两个字组在一在,用得多了,约定成俗了,就成了现代汉语的词了,比如:同志、革命等都应该是五四之后才出才出现的词,现在网络上创出不少新词也是如此。

事实上,想大规模识字,又能理解字义,回归汉字图形文字的源头,明白造字原理,才能开启识字旅程。

儿童识字启蒙时,只有在识字的同时,还能理解字义,汉字之间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决定这种关系的逻辑是什么?有些字相互能组词,有些不能,有字出现正反两种意思,有哪些规律可寻。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K12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古诗文)】汉字创新思维训练 提升中小学生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读懂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及合作!如何获得上述 人字学习法 相关资料,请关注本头条号,私信 “1001”

本人刚好上学期教完一年级。

作为一年级语文老师,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首先,全社会人都在让孩子们超前学习。

有的幼儿园甚至已经学完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听来让人害怕。

试想,幼儿园孩子们的手指骨骼尚未发育好,就开始写字,握笔姿势不对不说,孩子们的手指骨骼会变形。

其次,如果要求太高,会写会读,加大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不说,孩子们很多笔顺规则不能掌握,导致写字不能按照规范书写的笔画顺序去写,出现书写潦草不规范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到出现,后期,即使到了小学是很难改正的。

最后,我建议,孩子拼音只限于认读,会拼读,知道哪些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如果一定要教孩子书写,那就规范书写,不能要求多写,规范最重要。

基于大部分家长们急于让孩子学拼音,所以给下小学一年级老师教学拼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学生参差不齐,教学举步维艰,孩子又小,对要求不能准确理解,所以,如果没有拼音基础,一年级老师管理班级纪律已经耗去一大部分精力,孩子们自己又不懂和老师交流,所以,没有基础的孩子是要吃亏的。

拼音一定要教。

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也要涉猎。

数学口算,拼音拼读的功夫需要练就。

建议,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拼音,看见什么拼什么,学会口诀,把容易混淆的几个声母如q、p、b、d反复认读,把几个相似的韵母像ie、ei、ui、iu多次通过发音的不同去区分,牢记在心,拼音基本就没问题了。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谢谢邀请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22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