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

红肉,第1张

红肉 什么是白肉和红肉?

“肉”现在每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吃肉也是膳食中的一部分,它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还可以帮助身体吸收脂溶性的维生素。

但是这“肉”有这么多的好处,是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吃呢?回答一定是不行的。

据说这吃“肉”还有红、白之分,那什么是“白肉”、什么是“红肉”呢?“白肉”一般是指:鱼肉、虾肉、贝类、鸡肉、鸭肉、植物肉(大豆)等。

广义上是指肌肉纤维比较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

白肉还包括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 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

总的来说,白肉类食物能提供丰富蛋白质,且脂肪含量低,不容易造成三高症。

每日适量摄入家禽的肉,对血尿酸高的人群比较适合。

需要注意的是家禽肉的皮嘌呤含量较高皮下组织脂肪含量丰富,因此食用家禽时应该去皮食用。

“红肉”是指畜类的肉,简单的说就是四条腿的。

包括猪、牛、羊等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

红肉肌肉纤维粗硬,饱和脂肪含量较高、富含嘌呤,不适于肥胖、痛风、慢性疾病患者食用。

红肉虽不如白肉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吃红肉。

与白肉相比,红肉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2、蛋白质、烟酸、等。

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还有就是贫血的人群。

人吃的肉分白肉和红肉,是厨师的行话,专业术语,细说起来有点意思。

把肉分成红肉和白肉,是从50年前开始的。

在此之前,一码归一码,鸡鸭鱼肉,各是各叫,鸡肉是鸡肉,猪肉是猪肉,鱼是鱼,虾是虾。

这样把肉分门别类,缘起50年前饮食界整出的一个世纪冤案。

美国的一个商业组织买通最当红科学家,把食糖损害人类健康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嫁到猪肉牛油上,说是动物脂肪是饱和脂肪,人吃了患“三高”,得冠心病。

饮食业跟风,就把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的肉做了区分,因而有了“红肉”和“白肉”称谓。

含饱和脂肪的叫红肉,不饱和脂肪的叫白肉。

以此告诫人们,吃红肉要小心患上三高!这是红肉白肉的由来。

本来“热血”动物为红肉,“冷血”动物为白肉。

地上跑的都是红肉,天上飞的本来也是红肉,但是抵不住“飞禽”美味诱惑,最终纳入白肉,可以多吃。

水里游的确定是不饱和脂肪,自然是白肉了。

如今骗局破解,人们吃出毛病不是动物脂肪,恰恰是“糖”,包括吃进体内转化成糖的碳水化合物。

动物肉和动物脂肪的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美国在制定下次居民膳食指南中,进行的民意测验,竟有绝大部分市民要求增加动物脂肪食用量,英国的官方媒体最新公布世界十大健康食物,肥猪肉排名第七。

所以,“红肉”、“白肉”之分已经没有意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29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