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第1张

修改病句 语文修改病句怎么提升?

语文修改病句提升的途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掌握常用病句类型医生治病主要通过望、闻、问、切方式来了解病人病情,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同理,我们改病句也要掌握病句的病因,病句一般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残缺或多余、句式杂糅(结构、逻辑混乱,表意歧义等)等方面的病因。

对每一类病因下分支也要掌握好。

譬如语序不当下还有定语、状语、虚词、关联词位置不当,时间先后不当(通过并讨论、改正并发现等)。

r 二是每一类病句类型进行专项练习,每一类涉及的分支类型全面掌握,有例句,有对照练习,必须熟练掌握,烂熟于心!r三是对近5年中高考涉及的病句考题收集整理,分析其涉及的考点,总结岀规律性的东西,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r四是做强化练习。

进一步巩固掌握修改技巧,只有熟才能生巧!r我想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不搞题海战术,熟练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巧,考试时细心读题,用好慧眼明察秋毫,相信一定能在病句类修改题型考试中大获全胜!

我是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分享一下看法。

如果我再次大谈病句辨析与修改的方法,那就没意思了。

原因有二:首先,因为,这些知识利用发达的网络都能解决。

其次,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上学期间都已经被语文老师灌输了大量的技法。

正应了那句电影台词:我们听了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化用下下,我们听了那么多的病句修改技法,结果还是看不出病句!怎么破?有两个故事很有启发性。

您不妨一听。

故事一:考古专业的学生如何辨别文物真假?说一考古专业的大学生到一文玩店,拿起一个碗,便断定它是赝品。

别人问:你凭什么判断的?大学生说:跟我老师拿给我们学习的手感不一样!启示:大学生已经摸过真东西了!如同我们很多人拿起一张假钞,很快判断其不是真的一样。

试问:现实生活中,群众有谁按照网上的那十多套防伪标志去鉴定假钞?故事二:溥仪指出博物馆文物的错误。

据说,新中国成立后,溥仪重游故宫,发现光绪皇帝的照片弄错了。

工作人员说:专家选的,绝不会错。

溥仪坚定地说:“这是醇亲王载沣的照片!”后来,事实证明,溥仪是对的。

载沣是溥仪的亲父亲,儿子怎么会不认识呢?启示:熟悉是最重要的能力!溥仪从没像专家一样系统学过文物鉴别,但他却能一眼识别赝品,因为他对所有的真品太熟悉了。

两个故事对病句提升的启示:对各类病句类型及例句了如指掌,多练习熟能生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299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