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得

气得,第1张

气得 孩子叛逆期把大人气得几乎疯掉,这个时期大人该怎么办?

1:家长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叛逆的高度一远房亲戚的女儿正读初二,这小孩特别迷恋玩手机,一放寒假就捧着手机玩个不停,一边玩一边傻笑,远房亲戚说了好几回了,小孩根本不听,不管用。

去年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那小孩又在玩手机,也不跟大人说话,这时候我那远房亲戚就急了,一气之下把手机从她手上“啪”得给抢过来,狠狠得砸在地上,用脚踩个稀巴烂,边踩边说:“我让你玩,我让你玩,吃个年夜饭都不好好吃”。

一个骂,一个哭,这个大年三十的晚上,比春晚还热闹,结果,第二天的中午,小孩留了一封信说:爸妈,再见。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家长的态度,决定着孩子叛逆的高度。

很多时候,当孩子做出令自己反感的行为,立刻会火冒三丈,把教训子女的真正目的抛诸脑后,拿出做家长的权威,迫使子女屈服。

在眼前的冲突中家长固然得胜,亲子关系却出现裂痕。

孩子表面顺从,但口服心不服,受到压抑的情绪,日后会以更糟的形式表现出来。

2: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作为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叛逆是对自己威严的挑战,而是要承认叛逆是孩子生理成熟,认知能力提高,是成长的表现,是件好事。

在成长不同的阶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对于叛逆期的孩子不是打压而是认可,不是忽视而是倾听,不是束缚而是换位思考,和他们达成有效的沟通,帮助他们这个关键时刻。

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忘记自己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在冲突面前,记得自己是榜样,自己首先要做调整,越冲动越发脾气,孩子会用更强大的努力来对抗你的冲动,输的永远是父母。

遇到问题,停止抱怨、说教、怒吼,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的想法和忧虑,让孩子感到尊重和信任,一起探讨解决的办法。

这样的过程,也是以身作则教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

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经历、习性等做相应的调整,天下并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是看家长如何去教育,如何去引导。

以上观点,与大家共勉。

我是一位正陪孩子度过青春叛逆期的家长,前期焦虑,后期坦然,说起来心路历程也算是十分丰富了。

先来说说我的经历。

女儿今年14周岁了,明年将要参加中考。

她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太喜欢沟通。

说起来,女儿算是比较老实的孩子,胆子不大,所以在外面不敢惹事生非,在老师眼里也是一位听话的学生。

但这样的孩子执拗起来也特别难以扭转,因此,等她长到10岁左右有了自己的主意之后,我们之间便经常发生冲突。

发生冲突最多的地方是生活习惯。

女儿不论做什么事都是图快,刷牙不过一分钟,刚看见进卫生间,一眨眼就出来了。

牙也刷了,脸也洗了,真不知人家是怎么完成的。

结果当然是牙上出现了洞,不得不去补牙。

但每次让她多刷会,她都会很不耐烦,“哐”把门一关,你也干瞪眼。

然后是吃饭,总是喜欢吃些垃圾食品,为了她身体更健康,我们当然反对她经常吃这些,于是,矛盾不可避免。

而且,她不喜欢喝水,每次喝水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次是她的学习。

自从升入初中,学习紧张了起来,对于学习成绩当然也比小学时更在意了。

但女儿的状态一直就是松松散散,从来都是止于完成作业,根本没想过要预习、复习。

成绩可想而知,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几乎每次成绩出来,我们都会为此吵架。

她总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可这距离我心里的成绩那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最后是是否能看手机。

孩子的精力总是无限的,所以总是瞅着家长不注意看会手机。

这让我和她爸非常恼火。

但有时作业不会她说要查作业,就忍不住又给她了。

结果为了看手机这事,反反复复差不多摔了3块手机。

过去的两三年中,为了这些事情,一家人经常吵架,心里也挺烦的。

后来,我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也想了想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还同学心理的同学聊了很多。

慢慢地,我发现,其实孩子也有很多闪光点,可我看到的却全是她的问题。

于是,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每看到她进步就鼓励,告诉她我看到她确实努力了。

其实,孩子有时也是故意做一些事情来同父母对抗,看我这样,她也慢慢放下了对抗,经常和我交流了。

总结起来,我觉得自己在这几方面做得还算成功,给大家提供借鉴:一是不要小看孩子的改变。

孩子哪怕一点点的改进,也有可能会撬动他更大的改变。

所以,父母要注意观察并及时鼓励孩子。

不要总说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很多时候还是父母变脸变得太快。

要耐心了解孩子变化背后的原因,不断变换方法激励孩子持续前进。

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关于放手,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见解。

就我来说,我感觉以前对女儿的管束太多,很多不属于我管辖范围的也管了,所以让孩子很心烦,我也很痛苦。

后来,我给孩子说明白了。

她这么大了,关于生活上的问题,她自己解决就好了。

反正身体是她自己的,并拿自己和身边的人举例说明,最终让孩子心有所动。

三是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心急。

看到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恨不能一巴掌打过去,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教育好孩子,还会惹得一身火。

为此,我从和孩子交流班里的开心事入手,一步步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

孩子考完试哪怕不是很理想,也不再训她,而是和她一起找原因。

孩子考好了,我就说:“你看,这段时间努力了真是有效果呢!”慢慢地,孩子学习上的依赖性弱了,自主学习能力变强了。

这个过程很煎熬,但家长一定要有耐心。

家长一定要记住,即使你疯掉,也不会把孩子的叛逆扭转过来。

因此,与其气疯,不如想办法努力解决问题。

家长暴躁,其实会给孩子一个反向的激励,让孩子做得更差。

只有能够控制得住脾气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我也还在前进的路上,以上见解,与大家共勉!亲子沟通如何说: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

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36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