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温度多少最舒适

体感温度多少最舒适,第1张

体感温度多少最舒适 体感温度多少最舒适?

一 温度、湿度对体感舒适度的影响在诸多气象要素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是气温和湿度。

大气中的温湿度人为是无法控制的,而室内的温湿度却是可以调节的。

那么如何调节适当的温湿度,既能达到节能的目的,又能使您的工作处于最佳状态、身体健康、生活舒适呢?先来谈谈温度,当室内的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到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散温不良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速,甚至出现头晕等症状;温度过低时,又会使人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和呼吸减慢,皮肤过紧,皮下血管收缩,呼吸道抵抗力下降。

人体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机体可以借助体温调节保持平衡,但这种调节是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医疗气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把人体对“冷耐受”的下限温度和“热耐受”的上限温度分别定为11℃和32℃。

再说湿度,夏天室内湿度大时,抑制人体蒸发散热,使人体感到不舒适;冬天湿度过大时,会加速热传导而使人觉得寒冷。

室内湿度过低时,因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而感到口干舌燥,并易感冒。

研究结果表明,人体适宜的相对湿度上限值不超过80%,下限值不低于30%。

然而,人的体感并不单纯受其一项指标的影响,而是两者的综合作用。

因此,从医疗气象上把人的体感分为7个等级来评价室内温湿度是否适宜。

分别是:舒适、稍暖、暖、热、稍凉、凉、冷。

通过大量实验得出最适宜人的温湿度是:夏天温度23℃-28,湿度30%-60%;冬天温度18℃-25℃,湿度30%-80%。

在此范围内人们感觉舒适的占95%以上。

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湿度为40%-50%,人体感觉最舒适,而室内温度在18℃-20℃,湿度为40%-60%时,人的思维最敏捷,工作效率最高。

北京冬季人体预测中性温度为21.3℃ 。

在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当室内作业温度,低于中性温度时,人们对于偏冷的室内环境表现出耐受性。

而当室内作业温度高于中性温度时,人对于冷环境的适应性被影响,表现出对热的不适应性。

因此,冬季将室内温度维持过高,不仅浪费能源,同时也会引发人们的不舒适感。

室外温度越低,人对于冷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强对偏热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差越容易觉得热。

室外温度的高低对于人体热适应性的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36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