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买骏马

东市买骏马,第1张

东市买骏马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木兰为什么不在一个市场买下所有用具?

中国的市㘯,自古以來有划行归市之约定。

就是同一种类型的物品要到指定地点进行交易,不能你想到哪摆就到哪摆。

你隨便摆,你的物品無人光顾,卖不出去。

大的市㘯有牲畜市,马牛羊猪等在一个地方卖,而鸡兔则不能到牲畜市去卖,因为另有家禽市㘯可以卖鸡鸭兔等街上有水果市㘯,出售各种水果,你买了苹果,當㘯想吃,需削皮,你身上未带小刀,你向卖苹果的再买个小刀行吗,整个水果市㘯也买不到一把小刀,为什么?小刀是在五金市㘯卖的。

这就是划行归市。

木兰在牲畜市㘯买了马,需要配马鞍,马鞭,只好去卖马鞍的市㘯买。

从划行归市这一约定成俗的观点看,木兰跑几个地方置办用品便顺理成章。

花木兰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女性英雄形象,她替父从军十二年,战功卓著,后辞官回家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而最早完整记载花木兰替父从军事迹的则是出自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的一首北朝民歌——《木兰诗》。

而对于这首诗,相信大家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凡是读过初中的小伙伴应该都被要求背诵过全文,想当年我念书时也是被摧残的不轻,足足花了一个周末才背下来。

言归正传,对于题主提到的问题,不少人也有过同样的疑惑,为什么花木兰买个出征装备需要去那么多地方,东南西北各个市场转个遍,难道女性爱逛街的习惯自此南北朝时期就流行开来了?与此类似的还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看起来很矛盾,有些不符合常理。

对于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代诗词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它通常分为几个部分,看似在讲述不同的事情,实际上描写的是一件事,两部分互相呼应,互为补充,即“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在花木兰买出征装备这几句诗中,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她出征之前充分准备、考虑周全,并不是真的去了东市、西市、南市和北市。

类似的表达还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

采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诗文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古代市场的功能分区同现代市场一样,古代市场也是讲究功能分区的,不同的市场出售的物品有着严格的规定。

酒肆茶楼、衣服绸缎、米面水果、家禽牲畜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

就像今天我们要买帽子、鞋子、汽车以及给车加油肯定不会在同一个地方。

而花木兰远征之前,所要准备的东西除了诗文中所说的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以外,还需要购买盔甲、衣帽、食品等等其他基本生活物品,所以需要到不同的地方才能够购买齐全。

这也从侧面说明花木兰准备充分,替父从军的决心之大。

综合以上两点,才出现了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场景描写。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369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