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的意思

邦的意思,第1张

邦的意思 孔子曰:“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与内卷一样吗?

乡下守老祠堂的老大爷居然给我上儒家课,教我孔子说的话啥意思。

把我听得一头雾水。

十几年前有次去一个乡下办事,走着走着看到一个祠堂很古旧,老墙处处有苔藓,木柱斑驳旧牌匾。

祠堂门开着,我就想进去看看,进去一看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很整洁。

因为临近祭祖,祠堂里摆了很多东西。

有个老大爷坐在里面守着。

他正在一个八仙桌前面,用毛笔写族谱,见我来了就招呼我喝茶,非常热情,我们就坐下聊天。

他说他小时候读过私塾,我一听感觉这年纪已经非常大了,至少得80了吧。

一问果然90了。

我们就聊,我说你老人家在私塾里面都喜欢读什么书?他说:我最喜欢读的是《论语》,因为孔老夫子讲话非常的有意思。

到我年纪大了,在外面到处闯这几十年下来,慢慢地就懂了,他很多话都是讲得非常对。

我说有一句话: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你老人家怎么看这句话?他说:看来你也是读过几句书,还能背出来这句话。

我有个表兄弟他喜欢赌博。

我经常劝他不要赌博,一开始他还听我的,后来戒不了,把钱都输光了。

我为了他好只能过去打他,和他说尽道理,到了最后他老婆也跟他离婚了,我也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基本上我每个月都要抽点时间去帮他戒赌,就这样也戒不了他的赌,他还是到处借钱去赌。

于是我只能放弃。

对于我这位兄弟,我觉得我已经仁至义尽。

孔子讲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好像和我这个情况就有点像了。

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已经做到极致了,因为我的智慧和我的时间只能到这一步了。

如果我继续再搞下去,可能我自己也要与他玉石俱焚了。

所以,邦无道卷而怀之的意思,不是说。

你看着这社会好像不对路了,你就必须赶紧躲起来。

而是说你还可以选择尽自己的能力,你尽心尽力,仁至义尽了,收拾不了残局改变不了大局,就躲起了。

我说:那也不是谁都能做到仁至义尽啊!他说:因为以你一个人的眼光,你也许不知道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样,你不能判断邦有道无道。

所以你只能反求诸己,你自己有没有尽道?你自己有没有尽好责任,这个责任不单是说你对邦的责任,而是你对自己这颗心,你对自己的愿景初心,有没有负起责任?孔子直指人心,你辜负了别人,还是小事,你辜负了自己,就很大问题。

比如我去劝我兄弟戒赌,这是我作为一个亲人应该有的关怀。

最后他无可救药了。

我也仁至义尽无憾无悔了。

所以这句话说到底还是你个人的事情,并不是说国家的事情。

因为国家的事情你是说不准的,你说他有道无道,那都是你一己之言,以前有许多忠臣烈士,也为了一个腐朽的王朝牺牲自我。

你要说他错了吗?他也错了,你要说的对吗?他也对。

他其实真正的对错不由我们外人的评论,而是由他自己内心的评判,他有没有对得住自己的天地良心。

我说那孔子说卷而怀之。

这个卷是啥意思呢?是不是内卷的卷?他说:我小时候也问过我私塾的老先生,老先生告诉我:不展就是卷。

和内卷不同,内卷是裹挟。

孔子意思卷而怀之,就是把你的才能,你的大愿景,你的大计划,你的神通都先暂时收起来不必外展外放。

你看看他说的话——则可。

孔子一辈子从来不勉强别人,他从来不给人家一个固定答案,他告诉你,则可,就是你也可以选择,你选不选是你的事。

因为在人生模式选择上,孔子从来没有给出一个标准答案,他都是希望每一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并且很尊重。

如果邦无道你想卷而怀之,当然要尊重你,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孔子自己搞不好内心也很想卷而怀之。

并且他对很多卷而怀之的人也非常的尊重和学习。

你看他三次去问道老子,老子不就是卷而怀之吗?孔子不但尊重,还专门去求学问道。

卷而怀之的人古来很多,比如陶渊明,不做官去采菊花了,这一类人往往把许多不得已无法卷的人想做做不了的事做了。

在孔子那里,他尊重卷而怀之,但他希望无论邦有道无道,有才能的人有愿望的人还是可以出来尽力而为。

有时候他自己也是这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但是孔子啊,可贵就在,不强迫人,不搞道德绑架,他只做好自己,给你们看,这是我们现在的人最应该学习的一点啊。

他总是提供一个选择给你。

他确定的事情,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话都是站在受者一方来讲,你不要用你的自私自我去搞别人,反过来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嘛。

这都是他对人的关怀。

用我们的话讲就是以人为本。

我说:那邦有道无道不是很明显的吗?看这个国家社会很强大很繁荣,干什么事情都有秩序,这就是邦有道嘛,如果很腐朽很昏庸,那就是无道啊。

他说你这个看法也是很片面的,一个国家社会有时候可能一穷二白,秩序也还没有成型,但是他很有新生的希望,大家都想往一个好的方向走,这个就是邦有道。

一个国家可能很有钱,大家活得很滋润,但是经常搞的事情有违天地人伦逆天而行,那看上去他虽然很繁荣,但实际上他是无道的。

有道的邦里面也有无道的事,无道的邦里也有有道的人。

有道之邦,顷刻之间可以转向无道,无道之邦,拨乱反正即可立地成佛,所以一个人,如果智慧眼光视野不够,很容易偏执片面,是很难搞清楚,到底邦有道还是无道。

孔子说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邦有道,为什么要去当官呢?因为你要去维持他的有道,你要去帮助这个有序有希望的社会,可以更加完善完美,使之避免无道。

你多一个人出来做有道的事,无道的风险就小一份啊!小而化之,比如我们每一个人做事,都尽量从善如流与人为善,就是合乎道嘛!则仕,也不一定是当官嘛,那时候是当官,现在就有很多事可以做。

那邦无道呢,实际上你也可以去帮助它。

你如果有这种能力,敢于去出一份力去挽救这个无道之邦。

那你也是很厉害的。

因为他提出,则可,那我们就可以反面想了,你可以卷而怀之你也可以走出来站出来嘛?可是古往今来,敢于站出来挽救无道之邦的人,那是屈指可数的,这种人就非常不简单了。

因为你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助纣为虐。

搞不好他可能在无道之邦里行有道之功。

你看看孔子自己怎么做的,他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这些,他觉得应该还有希望的地方。

可是当他发现实在搞不下去了,他会毅然决然地离开。

孟子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

就是走得非常的利索。

这也就是卷而怀之。

收起神通就走啊。

人与人有时候也这样,我苦口婆心说的你不听,那我就只能走吧。

把那个大袖子一卷说声,告辞,坐上马车就跑,看起来有点落魄,其实内里是洒脱,那一份洒脱其实也是孔子一辈子的风范啊。

所以你看看孔子做事,他从来不纠缠不粘滞,不黏糊。

我看来,他就是入世的菩萨。

我说:老先生,你这个古书读得还是可以啊。

为什么我在很多翻译上找不到这些内容呢?他说:其实我为什么喜欢读《论语》,因为你整个读下来,会发现孔子说话经常是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每一件事在他那里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每一个不同的见解都会归到同一个宗旨。

实在是高明。

他的宗旨要说起来就很多表达方法,但我自己这些年多体会的就是——恕,这个字它有一种人的温暖,其实真正的圣贤是很关心人关怀人心的。

他有一种很完善的人道主义。

这时候祠堂里来人了,我起来向老大爷行礼,向他告辞,走出祠堂,我看看天空,觉得真正的学问,不光在书本文字上,而在对人的关怀里,在对人的洞察和理解里而产生啊。

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孔子的“卷而怀之”是有感而发,也就是说“有道”与“无道”时的君子应该审时度势,不得一条道走到黑(如矢)。

《论语》着是这样记载的——子曰:“直哉史鱼①!邦有道,如矢②;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③。

”(《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七章》)①史鱼:名䲡,字子鱼,卫国大夫。

曾为劝告卫灵公进用蘧伯玉而进行“尸谏”。

②如矢:犹言其直。

矢:箭。

③可卷而怀之:谓可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

卷,就是“捲”;怀,收的意思。

孔子的意思是说,诸侯治国有道的时候,君子就应该出来做官;诸侯昏庸无道之时,就应该“归隐”将自己“藏”起来,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大隐于市”,不为获昏君出谋划策。

“内卷”是什么?说白了“内斗”,自己人和自己人较劲,瞎折腾;由于“内卷”是由英文翻译成的汉语;英文单词是devolve,基本含义应该是“退化”,是“进化”的反义词。

内卷,说白了就是“放着阳光大道不走,偏偏要走不归路”;因此,内卷和“卷而怀之”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哲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37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