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上拂还来,第1张

捣衣砧上拂还来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古诗词中为何总是捣衣?

捣衣,是古代妇女制作衣服的必要工序,在棉花进入中国之前,国人的穿着主要是丝绸和麻葛,丝绸价格高昂,穷人穿不起,只能用麻葛做衣。

麻葛纤维粗硬,做好衣服后,要在水中浸泡,然后用棒槌敲打,使之柔软。

当然洗衣的时候也用捣衣,使衣服的脏水迅速稀释掉。

我们下放农村时,农民告诉我,洗衣时要记得“芒棰不响,浑水不淌”,教我们用棒槌捶打衣服。

这项工作一般在晚上进行,又由于为了节省灯油,一般在月下进行,所以,月下捣衣成了一道风景线,也成为诗人喜爱的意象,进入诗词。

西施浣纱大概也是捣衣吧。

李白写道,“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就是描写这个场面。

古代征人在外,家中贤妻捣衣缝衣就成为表达思念之情的象征。

从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櫩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唐李白《捣衣篇》:“晓吹筼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

”又《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宋李煜《捣练子令》词:“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宋贺铸《捣练子》词:“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捣衣的诗词。

元代以后,随着棉花的普及,捣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明朝朱元璋强令推广棉花,民间捣衣的工序没有了,但在诗歌里还长期出现。

明朝林章《秋思四首》“不知秋何如,鸣虫先解意。

长声捣衣篇,短声织锦字。

”王问《秋陌》肃霜雕枯杨,城门飞黄叶。

客子衣裳单,陌上饶风色。

草短思故园,芳歇听鹈渼。

悲伤捣衣妇,乱砧响寒月。

”清朝还有捣衣的诗词,陈维崧的《泥莲庵夜宿,同子万弟与寺僧闲话》就有“倦客心情,况遇着、秋院捣衣时节”的句子。

捣衣的工具砧杵也不断在诗中出现,砧是捣衣的石板,杵是捣衣的棒槌。

唐朝钱起《乐游原晴望上中书李侍郎》“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宋朝陆游的《休日行郡圃》中就有“犹胜去年穷巷底,卧闻砧杵念秋衣”都是代表。

南京原来有个“砧杵泉”,不知何故,最近改名了,叫“珍珠泉”。

说到底,捣衣,砧杵都是古代诗人寄托思乡之情的一种意象。

现在有了各种柔软的布料,洗衣也用洗衣机了,捣衣是不存在了,但那个“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美好意象将永远存在于古诗之中,存在于读诗人的脑海里。

捣衣就是现在讲的制衣,整句诗词的意思是:富户人家的窗帘和制好的衣服被风吹跑了,也会被风吹回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40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