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第1张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里面的”唧唧“是什么意思?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 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木兰辞》开头这四句人人耳熟能详,似乎不是问题,但细究起来,其中的“唧唧复唧唧 ”却又很有问题。

记得我在大学学习以及后来在大专、中学讲授这首诗时,是把“唧唧”当作“机杼声”的。

老师这样讲,教参这样写,而且这拟声词之后,紧接着就是木兰手摇织布机“当户织”,不是织机声又能是什么?但下一句的“不闻机杼声” 却似乎是对“唧唧复唧唧”是机杼声的直接否定!于是争议便来了。

我们先看词典如何解“唧唧”: 《康熙字典》:“《玉篇》,啾唧也。

《集韵》,啾卿,众声。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

” 《中华大字典》:“众闹声。

2唧唧窃语声,亦叹声也。

又,闹猥声也,《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又虫声也。

” 《辞海》:“细碎的虫鸣声。

” 那么,义项如此之多,究竟取哪一种解释为准呢? 先看解“唧唧”是叹息声。

虫声或机杼声,古人诗中没有用过,而以“唧唧”为叹息声,在古人作品里是可以找到不少例证的。

如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路旁观者徒卿唧唧,我公不以为是非。

”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其次解“唧唧”为机杼声,这是一种比 兴手法,诗以不停的织布声,描绘木兰当户织的辛勤纺织,热爱劳动的形象。

以之为兴,引出后面的“不闻机杼声,但闻女叹息‘’,这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

而不闻机杼声,恰恰说明叹息声之大,盖过了机杼声。

第三种解“唧唧”为蟋蟀声。

《木兰诗》是民歌,民间向有“蟋蟀唧唧,秋风凉了,快快织缝,以备御冬”之风习。

按此,“唧唧复唧唧’接“木兰当户织”便自然成章,更具有民歌特色,更合乎民俗。

而且以“唧唧”状蟋蟀鸣声,是不乏其例的。

欧阳修《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

秋天,虫鸣于壁,显指蟋蟀。

“唧唧复唧唧”还点明了故事起始于秋天。

另外,以唧唧为蟋蟀声入诗,暗写季节与环境,烘托情境与主人公心情,更富诗情画意。

综观三种解释,各有道理,也各有瑕疵,似乎作蟋蟀声更切诗意,也更富情境美。

"唧唧",一般解释为叹息声。

木兰父亲在可汗的征发之列,而家里又没有成年男子去顶替,所以木兰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

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我一直认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好与不好之别,只要言之有理,都允许存在。

把"唧唧"理解成机杼声有何不可?“唧唧"是拟声词,更像织布机转轴发出的声音,很难把它和人的叹息声联系起来。

古人写文章,爱使用比兴的手法,即先言他事,以引出所咏之物。

作者用织布机的"叹息声",引出主人公的叹息声,渲染当时悲凉的气氛。

有人从"不闻机杼声"一句,断定"唧唧"只能是叹息声,我认为有些武断。

这里可能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先是织布机发出“唧唧"声,引发木兰的愁思,她停下手中的工作,在那里一声声哀叹。

所以,它可以是机器摩擦的声音,也可以是人的叹息声,或者兼而有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44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