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和八路军的区别

红军和八路军的区别,第1张

红军和八路军的区别 解放军、八路军和新四军怎么区分?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

红军、东北抗联、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志愿军是不同时期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周恩来、朱德、贺龙等人在南昌领导武装起义,起义部队使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以贺龙为总指挥。

起义爆发后,国民党调集优势兵力围攻,起义部队被迫转移,大部分被打散,危急时刻部分起义部队在朱德等人的率领下,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同年5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剩余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武装部队正式合并成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兼军委书记。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机构及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由此开始两万五千里长征,部分没有参与长征的红军部队在项英、陈毅等人的率领下在南方展开游击作战。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也胜利达到陕北,红军三大主力顺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也标志中国革命的火种顽强生存了下来。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存亡,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提出共同抗日,最后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下,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兑现承诺,直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次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喊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并主动发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布“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职责”,展现出了民族大义之前共产党人崇高作风,然而直到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南京危急,蒋介石才被迫同意陕北的红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为第十八集团军,但是由于八路军番号已经下发部队,故一直延续这种叫法。

同年10月,在南方开展游击作战的红军部队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朱德任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

下辖三个师,分别是:第115师,以林彪为师长,聂荣臻为副师长;第120师,以贺龙为师长,肖克为副师长;第129师,以刘伯承为师长,徐向前为副师长。

新四军成立之初,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副主任。

1941年1月,国民党内部的反共分子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以8万人兵力围攻了正在转移中的新四军,叶挺被国民党扣留,项英、张云逸被叛徒出卖遇害,袁国平阵亡,全军共6000余名将士牺牲,实力大损,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新四军番号。

中共中央一方面严厉谴责国民党的罪行,周恩来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 *** 戈,相煎何急?!”,另一方面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军长,刘少奇为政委,下辖7个师和1个独立旅,第1师师长粟裕,第2师师长张云逸,第3师师长黄克诚,第4师师长彭雪枫,第5师师长李先念,第6师师长谭震林,第7师师长张鼎丞,独立旅旅长梁兴初,就是后来在抗美援朝中率领万岁军38军给予美军痛击的梁大牙!重新成立的新四军虽然编制庞大,但是队伍力量很薄弱,仍然坚持在苏中、苏北等地区抗日,在抗日的过程中队伍不断壮大。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党在抗日时期直接领导的两支队伍,前者在敌后战场,后者在正面战场,除了这两支外,还有一支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这便是东北抗日联队,简称东北抗联。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军旧部抗日,即东北抗日义勇军。

1933年开始在东北区域组建广大的抗日统一战线,东北抗日义勇军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来中央长征,失去了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的联系,东北人民革命军由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领导,1936年2月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有杨靖宇、赵尚志等,虽然下辖11个军,然而人数只有不到3万人,其中第1~7军属于共产党直接领导,其他4个军是统一的其他阵线武装部队。

日本全面侵华后,东北抗联面临关东军和伪军的联合“围剿”,损失惨重,期间杨靖宇、赵尚志先后壮烈牺牲,东北抗联仅余数百人退入苏联境内修整。

1942年在苏联的帮助下,东北抗联得到恢复,并在8月1号当天被授予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步兵第88旅的番号,接受苏联的训练,后来随苏联红军进攻关东军。

1945年10月下旬,随着共产党派到关外的10万大军以及2万党员陆续到位,东北抗联结束了历史使命,归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投降,但是国民党已经策动对解放军的进攻。

就在此时,罗荣桓提出将我党领导的部队番号改为“人民解放军”,这一倡议得到很多人支持,8月26号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正式提出“解放军”。

进入1946年后,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东北民主联军)等部队逐步改称“人民解放军”,投入轰轰烈烈的全国解放战争,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对全军番号做出统一调整,下发《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规定团以上各级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字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庄严成立,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前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第一次检阅,随后继续向南解放海南岛,向西挺进青藏高原,直至将来的一天,剑指东南,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宏伟目标。

朝鲜战争爆发后,面对气势汹汹的多国联军,为了保住我国的战略缓冲,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抗美援朝,但是毛主席提出:我们不是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的!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入朝作战。

1953年7月,双方签订停战协议,志愿军分批撤离,直到1959年1月志愿军建制撤销。

以上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成立到壮大,在不同时期因使命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番号。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隶属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1937年9月11日,八路军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但由于八路军的称号已经在各级部队中广泛传播,因此八路军的称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沿用直到解放战争后期。

八年抗日战争,八路军总共歼灭日伪军 125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部队发展到100余万人,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

新四军是正面战场上共产党的主力部队,装备相对于八路军要好些,军装为德式军装,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徽,新四军军官服饰与其他国民革命军服饰基本相同,部分军服由国民军提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经由中共中央提名,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

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d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 *** 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

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黄麻起义。

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以后,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937年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抗战时期坚持华南敌后抗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后北撤山东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

1929年9月海南岛农民起义队伍为基础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1独立师(后称第2独立师)。

这支人民武装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经历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考验,1947年十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中共领导下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地区,10月31日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1945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127万,另有民兵268万。

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等提出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称山东解放军总部。

1945年8月26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又一次正式出现“解放军”的提法。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编成了五大野战军。

经过数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后又进驻西藏,统一了中国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号沿用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458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