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瑟希

鼓瑟希,第1张

鼓瑟希 道德经里面的“希言自然”怎么理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希言者,希声也。

希言自然者,无知也,讲自然的发声少也。

只听到各人表功,自吹自摞,怎么的有本事,怎么的伟大,怎么的争天下,怎么的富有,怎么的美貌,怎的贡献大,怎么的有学问高人一等,津津乐道,誇誇其談,等等。

就是不谈天地自然能量养育之功,老子却非常看重低下贱的能量作用。

人人皆向往高贵,自然低贱适時而发没人珍惜。

更少有人谈及自然的奥妙了。

有很多人认为易经没用,不错人怎么认为都行,怎么骂它也行,说它是迷信都行,但是,天地日月雷电风雨春夏秋冬,四時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日日夜夜,時時,分分,秒秒,照常贡献,一絲不少的分享给万物万事。

人存在其中也。

希言白然,懂易经自然感恩的人少也,所以希言。

还有用八卦骂人。

《道德经》廿三章,“希言自然”,是指不多言辞,合乎自然之道。

自然和人类社会,其发生、发展和演化,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旧平衡的打破,新平衡的建立,都要付出代价,前者则风雨雷电,地震海啸,后者则民心不稳,社会动荡,故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故而圣人之治,选贤任能,秩序鼎定之后,便“我清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化”,从不造作事端,恣意妄为,而是垂拱无为,而无不治。

西汉初期,从汉高祖的“白登之围”,到汉武帝扫灭匈奴王廷,通达西域,只用了短短六七十年,背后起主导作用的,便是“黄老之道”,“无为而无不为”之强大,足为妥妥的明证。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

道不同,言何益?【版本】本句,楚简本缺失,帛书本、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希言自然”,傅奕本作“稀言自然”。

“希”是“稀”的初字,义同“稀”。

帛书本最古,且义胜,故本文从帛书本,即“希言自然”。

【释义】“希”:稀少,罕见。

假借为“稀”,义同“稀”。

从爻(像网孔之形),从巾(供擦抹的织物),合起来表示织得稀疏如网的麻布;本义是麻布织得不密,泛指稀疏。

《集韵》:“寡也。

”《尔雅·释诂》:“罕也。

疏:简少之称也。

”《尚书·尧典》:“鸟兽希革。

传:夏时鸟兽毛羽希少改易。

”《论语》:“希不失矣。

”《论语·先进》:“怨用是希”,“十世希不失也”,孔注:“少也。

”《吕氏春秋·原乱》:“祸希不及身。

注:鲜也。

”《论语先进》:“鼓瑟希。

”《老子》:“知我者希。

”“言”:言语,说话。

于王道,则引申为政令、号令。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墨子》:“言,口之利也。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口者心之枢,心者神之主。

心之枢,岂轻开?【简评】所谓“希言自然”,是指不多言辞,是合乎自然之道的。

这是因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其发生、发展、演化,都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旧平衡的打破,新平衡的建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前者有风雨雷电、地震海啸,后者有民心扰动,社会动荡,故而“多言数穷”。

因此,圣人治世,选贤任能,政尚清俭,“我清静而民自正,我无为而民自化”,就是不造作事端,主动打乱业已建立的平衡,故而“无咎”,不需要付出代价。

于自然之道,“希言自然”,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视同仁,心无偏私,而不会打破业已建立的平衡,于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万木霜天竞自由”。

人作为自然的产物,其生产、生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生化危机等等,已经为人类敲响了警钟,而作为“双刃剑”的核武器、生化技术、人工智能等等,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是人类的丧钟,值得人类深自警醒。

于王者之道,“希言自然”,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既布,秩序井然,就不要轻易打破业已建立的平衡。

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政令频出,民不聊生,“苛政猛于虎”的必然结果,是民心扰动,社会动荡,天下大乱,政权更迭,而结果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遭殃的是天下平民百姓,这有违人道,有违天道,有违自然之道,因此便是“无道昏君”。

“民为水,君为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民为贵,君为轻”,故而作为帝王,不可不倾听天下百姓的心声。

造作事端,肆意妄为的,“多言数穷”,必然招致灾咎,甚至被推翻。

言语乱之原,机泄则害成。

行则可,何言为?“希言自然”,是在既定秩序约束(刑法与道德)下,任由百姓自有发展,“无为而无不为”。

春秋战国之后,历朝历代,无不是道、儒、法诸家并用,兼杂其它各家:建国伊始,重用道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江山稳固,重用儒家,仁而有礼,秩序安然;国运衰竭,重用法家,严刑峻法,施以高压。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有“白登之围”,足以证明此时国力衰弱。

经过汉初休养生息,特别是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的“文景之治”,至汉武帝前期,“黄老之道”一直主导着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使得汉朝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内,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以至于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等人远赴匈奴王廷,击溃了匈奴,使西汉空前强大起来,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帝国。

支撑西汉迅速发展强大的,是当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占据主导的“黄老之道”,也就是道家文化,由此可见道家哲学“无为而无不为”的强大之处。

其后,兼容并蓄的儒家,吸收了道家和其它诸子学说的有益成分,逐步成为封建社会传统文化的主流。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鬼谷子》有云,“口者,心之门户也;心也,神之主也”,口作为“心之门户”,岂能轻易开启呢?一旦说出,必然引发难以预料、难以掌控的一系列后果。

因此,孔子说,“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机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而老子亦云,“国之重器,不可示人”,示人者必承其咎,故而“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世人都是用了一年,学会了说话;却用了一辈子,学会了闭嘴。

年龄越大的人,智慧越多的人,话却越少,到了最后,就变得“不聋不痴,不做家翁”,不再 *** 不必要的心了。

由此可知,“希言自然”之可贵,可不慎欤?当以敬畏之心,行自然之道,多做少说,谨言慎行,庶几可保无咎乎?微言道来,与诸君共勉之。

故作聪明心交瘁,难得糊涂有清福。

为家翁,知醉否?【文章皆为原创,图片源自网络。

自度度人随喜,转发分享多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477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