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日心说,第1张

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如果生活在同时代的中国,提出日心说,下场会怎样?

这是一个非常好玩的问题,可以探讨一下。

但我们不能照搬欧洲的情况。

哥白尼日心说,之所以在欧洲(准确的说是在罗马天主教地区)被禁止,是因为欧洲的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时候把神学跟“地心说”结合到了一起。

其实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在当时的观测水平上,相当精确的解决了关于日月行星位置计算的问题。

换句话说呢,在圣经里面或者在其他的文化里面(除了希腊以及被希腊影响的地区,还是认为天圆地方的观念)。

当基督教发现希腊天文学非常厉害之后,就把这种看上去非常“正确”的宇宙观念(希腊哲学有多牛逼,我们都是知道的),跟他的神学绑定到了一起,也就是借用希腊哲学来证明他的神学是正确的。

所以当天文学继续发展,发现地心说其实不对,宇宙的真相并不是像古人认识的那样,于是基督教就悲剧了。

在明朝的时候,中国关于宇宙的观念还是天圆地方,说实话,这只是一个观念而已,跟中国的这个天文历算其实并没有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所以当徐光启跟利玛窦,学到了关于地心说的知识之后,立刻就认识到了地心说的价值。

以至于,后来在编订《崇祯历书》的时候,徐光启和传教士一起把西方天文学,全都给搬了过来。

可见当时在中国的知识界接受新的这个宇宙观念,存在一定阻力,但是并不是那么大。

但是话又说回来,利玛窦毕竟是一位洋和尚,他通过一系列的展示比如自鸣钟、镜子、世界地图,各种西洋新奇的产品,已经证明了,欧洲文化先进之处,从而获得了中国士大夫的认同。

但是如果哥白尼生在中国,是一位中国人,原创提出一种新奇的宇宙学说的话,他在推广自己的知识过程当中,还是会遇到到一定的阻力,甚至可能相当大的阻力。

中国虽然没有像基督教神学那样也逻辑严密的神学体系,但是天圆地方也是一种跟皇家权力结合起来的崇拜,这种观念也是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般人的默认的宇宙观念。

甚至于到了清朝,还有人在攻击西方天文学,认为他们破坏了“天圆地方” 这种中国传统观念,是为了颠覆中国的君臣秩序,别忘了皇帝是自称天子,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哥白尼如果出生在中国会不会遭到这方面的阻力呢?在中国发生一场科学革命的难度究竟有多大?这还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如果成功……日心说几乎就是科学革命的基础,别忘了哥白尼就是明朝中期的人,伽利略、开普勒才是徐光启、利玛窦同时代的人,牛顿都是在徐光启去世近十年后才出生的。

所以那将是一件爆炸性的事件,震惊中国知识界,成为彻底改变历史的重要发现。

在头条混的久了,越来越觉得,对于中国古代的认识,好多国人还不如外国人来的准确。

这个问题下面对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表示怀疑的回答非常多。

大部分都在说中国古代是没有科学土壤的,所以也不可能诞生出科学。

但是其实并不是,中国古代虽然不容于现代科学,但是也同样有自己的研究方式,而这种方式,指导中国在世界上领先了至少一千多年。

而且是方方面面的领先。

中国人,对不同的科学认识,并没有西方那样的抵制,我能想到的因为某个科学发现而被烧死或者其他方法弄死的欧洲人,随便一数,从哥白尼开始,然后支持哥白尼理论的乔尔单诺·布鲁诺,后来发现地球呈球状的采科·达斯科里,发现无理数的希帕索斯,发现肺循环的赛尔维特。

等等等等,你能说出好多。

但是中国没有。

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对不同声音的包容性。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一套科学体系,这套科学体系,根植于道家的理论,而又被儒家所影响。

虽然在如今的时代,这套体系已经渐渐跟不上西方科学的节奏,但是在宏观、整体观和发展观上,他仍有非常强的优势和生命力。

也是这套体系,让中国在长达千余年的历史上,引领着这个世界的科技走向,直到这个体系被满族人摧毁,而恰恰这时,欧洲崛起。

与欧洲不同的是,在中国的古代,我们一切的研究,都是以使用为目的的,一切的不以实用为目的的研究,都会在短期内被放弃。

举例来说,《本草纲目》创立了极为科学的动植物分类法,与现代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法非常接近,但是也仅此而已,本草纲目并没有更深入的去研究动植物分类,为什么呢?因为本草纲目里面写的所有东西,都是我们要吃的,或者要告诉我们,千万别吃的。

而那些我们中医用不到的,懒得研究,因为没有意义。

中国的一切研究都是如此,我们诞生了很先进的历法,因为我们要种田。

我们诞生了当时很先进的数学(直到宋末甚至整个元朝,回回数学,也就是阿拉伯数学突然发展和传入之前,中国的数学同样是在世界领先的)因为我们要修堤坝,要算土石方,我们要交易,要算往来账目。

我们诞生了很先进的陶瓷烧制工艺,因为我们要用它吃饭。

我们也诞生了相当先进的天文,因为我们要用来预测吉凶.............我们诞生了很多很多伟大的科学,都是因为----------我们要使用它。

我们古人本着道家的----三界以外存而不论----的原则,对于一切与我们生活无关的东西,都是承认其存在而又不愿意去研究的。

像地心说、日心说之争,他会影响我们种田吗?会在当时的生产力之下影响我们生活吗?不会,所以无所谓,你提出这个论点,就去研究好了,等你没饭吃了,自然就不研究了。

中国人的世界观就是如此,所以,哥白尼诞生在中国的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被无视,直到他自己觉得没有出路,吃不上饭了,会自己改行干点别的,而不是和别人争个面红耳赤,直到被人给烧死。

那有人就会说了,这恰好就证明了中国人在科学研究上的劣根性,他们从来不会去为未来考虑,从来不..........你可以想到很多诋毁中国的词汇,但是你却无法否认,中国的这种所谓的“劣根性”恰恰让中国领先了全世界至少一千年!!为什么?还是开头那句话,因为包容性。

中国将先进的文化输出,同时迎来对方所擅长的技术,一旦这种技术有用,那就深入的去研究它,发展它,应用它。

而如果这种技术没用,则弃之如敝履。

反复如此,一切以有用为前提进行研究。

我们可以回想,在明朝,所有人都知道,欧洲的崛起是在大约明朝时期,明朝人是如何接触先进的科技的?我们向西班牙人购买大炮,然后仿造,改进,我们现在还可在明长城看到为数不少的西班牙大炮和仿制大炮。

我们从日本购买战刀,当我们发现日本战刀更好用的时候,民间有人东渡日本反过来向日本学习铸造、淬火等等技术。

明朝人虽然自大,但是从来没有放弃对有用的技术的追求和学习。

这种传承直到清朝才改变,自满清入关,清朝人统治中国,我们的整体科学陷入停滞,因为我们的文化被阉割了(虽然我们经历过一次蒙古人的入侵和统治,但是因为蒙古人是看不起汉人的,所以对汉人的文化也就不会去研究,这也恰恰使得汉文化虽然被压制却完整的保留下来,但是满洲人则不同,他们向往汉文化,好多满清的皇帝,汉文化学的比大部分汉人更精,康熙甚至中过榜眼,所以他们比蒙古人更明白汉文化的张力和可怕,其毁灭汉文化的力度和准确性也比蒙古人高明的多),我们留下的只是天朝上国的自大,却没有了学习先进技术的冲动。

在历史上,将最优秀的技术束之高阁、称之为奇技淫巧的,满清最甚!q支,大炮,蒸汽机,随便哪一样拿出来,如果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我都相信,在当时专利保护没有发明出来的世界上,中国人会取得比之欧洲更快、更优秀的进步,但是领导者,管理阶层直接将之驱逐出境,民间根本没有接触到的机会。

于是慢慢的,天朝上国不再是天朝上国,而是任凭蹂躏的“趴货”。

这个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被打残了,打得没有自信了,打得连祖宗都看不起了。

但是我们输的是科技,甚至输了科学,却没有输过文化,我们的文化----根植于道家,又受到儒家影响的文化----从来没有输给欧洲啊!科技可以是一时的落后,因为科技的变迁、换代太快了,快到我们没注意到,大哥大就变成小手机,又变成apple了。

只要你的文化是对的,迟早可以将落后的追回来。

现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们从一穷二白,到现在一些网络喷子拿中国一切与世界第一相比较。

仅仅几十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482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