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入潼关不解平上一句

山入潼关不解平上一句,第1张

山入潼关不解平上一句 风陵渡距离潼关不过7里,为何从未有人从此攻破潼关?

提及风陵渡,更多的人可能会想到金庸老先生在《神雕侠侣》中,所写到的郭襄和杨过初遇的故事。

一见杨过误终身。

风陵渡真实存在于黄河河岸岸边,同时和潼关隔河相望,距离非常近。

先放一张图,看一看为什么不能从风陵渡直接进攻潼关: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风陵渡的归属要属于河东战区。

河东战区这块地方,在古代王朝中,它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觑。

这块战区大抵以河津、运城、河东为中心,恰好形成了一个环形的战略要冲。

因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河东战区经常受到战火的波及,成为了各大势力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

顾祖禹曾经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谈及到了河东地区的情况:“秦、汉以降,河东多事,襟带河、汾,翼蔽关、洛,推为雄胜。

”在王朝板荡之际,河东战区是关中平原、洛阳地区两大地区之间的战略缓冲区域,而长安、洛阳又是汉唐以前王朝的政治重心,夹在这样的两个政治中心,河东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了解了河东战区的地位位置,我们就可以说一下为什么没有人会选择从风陵渡进攻潼关。

前面的地形图相信大家已经对风陵渡一带的地形有所了解。

风陵渡的地势要远远抵御潼关所在的那一块山垣,虽然潼关的位置几经变迁,不断从山垣上迁移下来,最终伫立在了黄河河岸边。

可是,即便是已经迁移到黄河河岸边的潼关,风陵渡方面的威胁也可以几乎忽略不计。

我们可以看一下潼关所在地的地形:没错,可能很多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潼关城所在的地区,是没有较大的平原缓冲区域,这也意味着大军一旦从风陵渡冲击潼关,无法找到一块合力的落脚点,整个大军反而会因为前方堵塞而混乱不堪。

潼关对于风陵渡而言,其实就是一块家门前的钢板,踢不得,踹不动。

更多的时候,潼关的作用在于抵挡洛阳一点的入侵势力,并不是为了抵挡河东势力而修筑。

因此,河东势力在选择进攻的时候,关中平原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地区,只要拿下关中,潼关的威胁其实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大多数守将都会望风而降。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河东势力在进攻关中平原的时候,共有三条通路可供选择:从龙门渡渡过黄河从蒲坂津渡过黄河从风陵渡渡过黄河这三条关中通路,因为龙门渡的位置靠北,很多时候可能大军还没有逼近关中平原,前锋军队就已经被击垮,这条通路也很少有人会选择由此进军。

大兵团作战,作为忌讳将战线拉伸太长,这样不仅无法对于关中地区造成有效的打击,还在很大程度上瓦解自己大军的战斗力。

从这里来看,蒲坂津毫无疑问是最为主要的进攻渡口,从这里进攻,河东的军事力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关中平原的腹地,瓦解关中平原的统治力量。

当然更多的是会选择以主力突破蒲坂津,而以奇兵从龙门渡、风陵渡进行突袭的方式进行多方位的进攻部署。

风陵渡在很多人眼中,可能真的是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黄河渡口。

可是,曾经的风陵渡经历过战火的荼毒,王朝的更迭也曾将这里践踏的满目疮痍。

曾经的那段历史虽然早已经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可风陵渡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也承载了太多的物是人非,兵戈战火。

风陵渡,现在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的一处下辖镇,在芮城县西南的西南方向,是晋、陕、豫三省的交通要塞,跟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为邻。

风陵渡的渡口在黄河东转的拐角处,千百年来就是黄河上最有名的渡口,金庸先生也在写过让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风陵渡。

风陵渡的名字不止一个,不同地区的人叫法不一样。

河南人管它叫风陵关、山西人叫它风陵津,陕西人叫它风陵口。

因为风陵渡位于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的交界处,一向有"一声鸡鸣三省闻"之说。

风陵渡到潼关的实际距离有将近15公里,可以说已经是非常近了。

在战争中,15公里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在没有机动化车辆的古代,骑马前去潼关,也不过一袋烟的工夫。

哪怕是步兵前去,也不过是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足够了。

风陵渡为什么叫风陵关呢?因为风陵渡跟潼关仅有一河之隔,在中国古代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因此,在唐代圣历元年(689年),中央政府在此设关,所以风陵渡就得名风陵关。

潼关跟风陵渡隔河相望,但潼关比风陵渡还要有名,它是中国历史的见证,好多历史人物都跟它有过交集。

比如戊戌变法的大英雄谭嗣同,1877 年,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被光绪任命为甘肃按察使,少年谭嗣同随父亲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黄河的波澜壮阔和潼关的雄伟壮丽而震撼,提笔挥毫写下一首《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地势险要,雄伟壮丽。

它面临黄河,身踞山腰,俯瞰黄河渡口,不管是西去关中,还是东进中原,潼关都是咽喉要道,把守三秦的大门,扼守西域的桥头堡。

潼关东南依禁谷、西临华山、南边据秦岭,北面则是渭水、洛水汇入黄河,崇山峻岭,高耸入云,其间只有一条窄窄的小径, 勉强过得去一车一马。

所以潼关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关隘之一。

《山海关志》记载:"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

"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

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以说,潼关这个地方易守难攻,真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但无论多么难攻的隘口,都有失守的时候。

不少朋友都看过电影《智取华山》,大陆解放前夕,国民党残匪在华山隘口布下重兵,妄图依据天险,垂死挣扎。

华山地势险要,上山没有第二条通道,所以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但我人民解放军就是不信邪,不气馁,最终智取华山,消灭残匪。

所以说潼关固然很险要,但再坚固的关口都有软肋,再艰难的险阻都有破解的妙方。

因为关口是靠人来防守的,人才是决定因素。

据史料记载:在潼关的东侧有两条深沟,常年有水流过,可绕道由此进军。

历史上潼关被攻破的例证:一,黄巢计划进攻长安,在公元880冬天来到潼关,被天险隔阻。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遇到一位采药的老翁。

老翁得知他们是起义军,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就告诉他们在潼关东面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深沟,中间有小溪流过,通过深沟(禁沟)就能绕道过关。

所以黄巢就派小分队通过深沟,绕道敌后打垮了守军,夺取了关口。

二、东汉末年,公元211年,曹 *** 向西讨伐马超韩遂。

同年8月,曹 *** 兵临潼关,和马超、韩遂狭路相逢。

马超倾巢出动,严守潼关,但曹 *** 派兵背上渡河,迂回包围,夺取潼关。

三、唐玄宗年间,安禄山造反打败哥舒翰,夺取潼关。

四、公元416年,在刘裕灭后秦之战中,刘裕部下王镇恶率大军进军潼关,西秦将军姚鸾带领步骑兵5万防守潼关,王镇恶迂回包抄,断其粮道,围城打援,攻占潼关。

五、公元1367年,朱元璋北伐也曾攻占潼关。

黄巢之后,大家都知道通过禁沟可以迂回包抄,夺取潼关。

因此,禁沟已经成为潼关软肋。

不管在那里布下多少守军,没有天险可守,也经不起打。

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就是向黄巢学习,先不惜代价夺取禁沟,然后迂回打败潼关守军,拿下潼关。

因此我们可以说,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没有过不了的天险。

只要开动脑筋,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487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