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分析法步骤及公式

因素分析法步骤及公式,第1张

因素分析法步骤及公式 如何理解因素分析法?

一、因素分析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这两个都可以用,只是连环替代法计算比较繁琐,差额分析法是比较简化。

连环替代法是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替代基准值,然后测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而差额分析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二、首先,大概了解下连环替代的含义: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

连环替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析计算综合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及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应用连环替代法的前提条件:经济指标与它的构成因素之间有着因果关系,能够构成一种代数式。

注意这个代数式不一定是乘积关系,加减乘除都可以。

连环替代法是进行因素分析的重要方法,其规范化形式就是连环替代法数学模型。

运用连环替代法数学模型,可以分析确定经济指标变动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拖,加强经济管理。

其次了解下连环替代的过程: 用代数式来描述连环替代法的应用过程: 1.基期N=abc (abc之间也可以是加减乘除关系) 实际期N1=a1b1c1差额=N1-N 2.我们假定替换的顺序是:先换a,再换b,最后换c 3.替换a因素,得到N1=a1bc ,产生了新的经济指标N1,它是在基期水平上由于a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

现今计算a因素单独变动带来的影响数:Na=N1-N 4.替换b因素,得到N2=a1b1c ,产生了新的经济指标N2,它是在N1水平上由于b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

现今计算b因素单独变动带来的影响数:Nb=N2-N1 5.替换C因素,得到N3=N1=a1b1c1 ,产生了新的经济指标N3,它是在N2水平上由于C因素的变动而出现的。

现今计算C因素单独变动带来的影响数:Nc=N3-N2 差额=N1-N=Na+Nb+Nc ,结束工作。

这个就是连环替代的整个过程。

三、实际上该用哪一年的数据主要因为没有把差额分析法中的公式弄明白,请看下边的讲解: 差额分析法: 设F=A×B, 基期(上年)F0=A0×B0, 实际F1=A1×B1,想分析F1-F0的差额由哪些因素的变动引起的,各因素变动对其有多大影响。

以基期公式为基础,A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这时候只有A变:(A1-A0)×B0, 在分析B因素变动对F指标的影响,是基期公式中A已经变为A1了:A1×(B1-B0)。

掌握差额分析法,实际数-基期数的差额进行分析,就是先写出基期公式,然后再用各因素的变动额对其的影响数, 注意在分析第二个因素的变动额的对其影响的时候,都是以第一个因素已经变动的基础上分析,也就是第一个因素是实际数,以此类推。

实际数和基础数的确定,一般是看该题主要是分析的什么公司,那么该公司的数据就是实际数,与其相对比的公司就是基期数。

或者是一个公司两年的数据比较,年份大的是实际数,年份小的是基期数。

比如说是2013年和2012年的数据,那么2013年的数据就是实际数,2012年的数据就是基期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52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