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介

王介,第1张

王介 宋仁宗真的为了苏辙推迟科考了吗?

这件事见于后世所称“苏门六学士”之一的李廌(方叔)所撰《师友谈记》。

很多写苏轼传或者三苏故事,常引用此事,成为苏轼、苏辙兄弟众多传说之一。

孔凡礼先生在《苏轼年谱》中也提到这事: “然据上所引之《宋会要辑稿》,试六论为八月十七日,正在中旬,并未延期;据下引《长编》,御试在本月二十五日举行,亦未延期。

待考。

” 那到底这件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 我认为李廌所记确实是实录,宋仁宗真的为了苏辙推迟科考了。

宋仁宗真的为了苏辙推迟科考了吗?如果是事实,见于哪部正史。

——我回答了这个问题,如下:这件事见于后世所称“苏门六学士”之一的李廌(方叔)所撰《师友谈记》。

很多写苏轼传或者三苏故事,常引用此事,成为苏轼、苏辙兄弟众多传说之一。

这一则传说说的是——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苏辙在京城参加制科考试。

这考试原本定在八月中旬举行,可苏辙不巧考前“忽感疾卧病”,自料赶不上考试了。

宰相韩琦得知此事,禀报宋仁宗说:今年制科招考,众望所归者就是苏轼、苏辙两兄弟。

现在听说苏辙偶染疾病参加不了考试了,这兄弟二人有一人不能参加考试,大家都会很失望的。

希望能够延迟考期以待苏辙病愈。

真不亏“仁”之庙号,宋仁宗同意了韩琦的意见。

那次考试因此延后了二十天。

——这件事现在有的学者持怀疑态度,有的则说根本不存在延期之事。

本来作为苏门弟子的李廌,与苏轼有过很深入亲密的接触,《师友谈记》记录的是他与苏轼、范祖禹、秦观等师友的交往与他们当时的言行,学者们也承认这些都是实录,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李廌所记按说是可信的。

问题在于,《宋会要辑稿》中的记载,考试时间方面和李廌所记看似有矛盾:《宋会要辑稿·选举》:(嘉佑)六年八月十七日,命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直学士杨畋、(权)[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就秘阁考试制科。

奎等上王介、苏轼、苏辙论各六首。

二十五日,帝御崇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著作佐郎王介、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河南府渑池县主簿苏辙。

——就是说在嘉祐六年八月十七日,宋仁宗令翰林学士吴奎、知制诰王安石等为主考官举行制科考试。

吴奎等选中王介、苏轼、苏辙的文章各六篇。

八月二十五日,宋仁宗在崇政殿亲自殿试王介、苏轼、苏辙。

因为《宋会要辑稿》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可信度更高。

那么,根据这一记载,苏家兄弟参加的考试在八月十七日,二十五日皇帝又亲自接见,根本不存在延期之事。

所以,结论是宋仁宗并没有为了苏辙推迟科考。

孔凡礼先生在《苏轼年谱》中也提到这事:“然据上所引之《宋会要辑稿》,试六论为八月十七日,正在中旬,并未延期;据下引《长编》,御试在本月二十五日举行,亦未延期。

待考。

”那到底这件事件的真相是怎样的?我认为李廌所记确实是实录,宋仁宗真的为了苏辙推迟科考了。

学者们的疑问其实是对古文阅读的理解问题,我们看李廌原文:《师友谈记》 [宋]李廌东坡云:国朝试科目,亦在八月中旬。

顷与黄门公既将试,黄门公忽感疾卧病,自料不能及矣。

相国韩魏公知之,辄奏上,曰:「今岁召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

今闻苏辙偶病未可试,如此人兄弟中一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欲展限以俟。

」上许之。

黄门病中,魏公数使人问安否,既闻全安,方引试。

凡比常例展二十日。

自后试科目,并在九月,盖始于此。

比者相国吕微仲,语及科目何故延及秋末之说,东坡为吕相国言之。

相国曰:「韩忠献其贤如此,深可慕尔。

」我们来看文中所述的时间次序,应该从后往前去理解:首先是相国吕微仲问东坡,为何现在的科目考试延迟到秋末。

东坡云:我参加科目考试原来也是在八月中,将要考试的时候,我弟苏辙忽然病了,原以为赶不上考试了。

宰相韩琦得知消息,就禀报宋仁宗,希望皇帝能够御准延迟考期以待苏辙病愈。

“上许之。

”仁宗同意了!苏辙在病中,宰相韩琦数次派人来问询病情,知道苏辙痊愈了,方才举行科考。

比之前常例的科考时间延迟了二十日。

后来的科考,放在九月,也是因为苏辙开了这个头。

——学者们光看《宋会要辑稿》所记苏轼苏辙科考的日期,没查“凡比常例”及“自后试科目”的日期,也就是之前的科考和之后的科考时间,我们来看看:同样引《宋会要辑稿·选举》: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七月二十八日,命观文殿学士丁度、知制诰稽颖、李绚、直龙图阁王洙就秘阁考试制科。

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八月初三日,命观文殿学士高若讷、王举正、端明殿学士杨察、直史馆专询就秘阁考试制科专询。

十五日,帝御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八月七日,命三司使张方平、龙图阁直学士陈升之、知制诰吴奎、直秘阁王畴就秘阁考试制举科。

十九日,帝御崇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秘书丞王彰、材识兼茂明于体用明州观察推官夏噩。

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命翰林学士吴奎、权御史中丞韩绛、知制诰范镇、起居舍人知谏院范师道就秘阁考试制科。

八月十三日,帝御崇政殿试材识兼茂明于体用明州观察推官陈舜俞、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宣州旌德县尉钱藻、汪辅之。

宋仁宗嘉佑六年(1059)八月十七日,命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直学士杨畋、(权)[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就秘阁考试制科。

奎等上王介、苏轼、苏辙论各六首。

二十五日,帝御崇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著作佐郎王介、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河南府渑池县主簿苏辙。

——我们再看苏轼、苏辙之后的几次科考:英宗治平元年(1064)八月二十一日,命天章阁待制司马光、直史馆邵亢、直集贤院韩维、秘阁校理钱藻就秘阁考试制科。

九月十二日,帝御崇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秘书省著作佐郎范百禄、晋州和州县令李清臣。

神宗熙宁三年(1070)八月二十三日,命翰林学士司马光、直舍人院吕大防、集贤校理孙沐、李清臣、就秘阁考试制科。

九月二十四日,上御崇政殿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太常博士吕陶、殿中丞钱勰、台州司户参军孔文仲、太庙斋郎张绘。

神宗熙宁六年(1073)八月二十一日,命权御史中丞邓绾、直舍人院许将、集贤校理刘攽、馆阁校勘黄履(为)考试制科。

哲宗元佑二年(1087)九月八日,御史中丞孙觉、户部侍郎苏辙、中书舍人彭汝砺、秘书省正字张绩考试应贤良方正能直言二十四日,上御集英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谢鉴。

哲宗元佑六(月)[年]八月天头原批:「『六月』应是『六年』。

」据改。

秘书省考试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上王普、司马槱、王当论各六首。

九月八日,上御集英殿试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左宣德郎新知泸州合江县事王普、河中府司理参军司马槱、眉州眉山县布衣王当。

——我们看到宋仁宗之前的几次考试,都是在七月底、八月初,然后皇帝殿试是在八月十九、十五、十三,皆在八月中,除了二苏这次。

苏轼苏辙这次,考试是在八月十七,殿试是在八月二十五,时间上明显都晚于之前的几次考试,而且之前三次,考试和殿试之间的间隔分别是:皇佑五年12天、嘉佑二年12天、嘉佑四年17天、嘉佑六年6天!——明显看的出来苏轼、苏辙那科考试比之前循例的七月底、八月初推迟到了八月中,和殿试之间仅隔6天时间,阅卷、批卷、排定名次,再提交皇帝定夺,太匆忙了点吧?二苏之后的科考则都在八月底、九月初,殿试都在九月。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推论,李廌《师友谈记》 应该这么理解:东坡云:国朝试科目,亦在八月中旬。

——应该指的是考完的时间,即按照之前惯例,皇帝殿试是在八月中。

考试时间则在七月底、八月初,那么二苏是八月十七考的试,上推二十天,原本应该是七月底考试,时间上没毛病。

本来应该八月十五左右殿试,因为苏辙病而推迟,所以考完6天皇帝就匆忙殿试,为赶时间尔。

仁宗是高兴的,因为殿试完,他回宫后高兴的对左右说:我今天又为子孙得到了两位宰相!——指的就是二苏兄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后来就有了个说法,正是因为苏辙这次生病,大臣们也反应,皇帝也觉得七月底、八月初正是酷暑,举行科举考试举子们太辛苦,自此索性将考试推迟到八月底、九月初了。

到哲宗元佑二年(1087)苏辙以户部侍郎做考官的时候,就是九月八日考试、二十四日殿试了。

李廌在元祐三年参加苏轼做考官的贡举,没能考上,后来又参加了元祐六年的考试,也没有考上,而元祐年间也是他和苏轼交往最深的时候,所以对科考的事情记忆深刻,所记应该是实情,只是时间上让我们理解有所误会了。

所以,综上所述,宋仁宗真的是为苏辙而推迟科考了。

大家都知道,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今年全国高考推迟一个月进行。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

宋仁宗当政时期,大才子苏辙去参加科举考试,不料在考前几天居然病了。

那时候医学没有现在发达,苏大才子看了几个郎中,吃了好些药都没好起来。

当时正值夏季天热,全国各地的考生纷纷涌进京城赶考,出现了人员大量聚集的情况,容易引发疾病传播。

主考官及时向宋仁宗汇报,并提议推迟科考,在秋天天气凉爽的时候举行。

宋仁宗考虑再三,得知苏辙大病未愈,就同意了延迟科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547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