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第1张

距离产生美 距离真的可以产生美吗?

朋友、亲戚之间有适当的距离是最美的。

夫妻之间有距离是最差的。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崔春玉:之前看到过一幅铺满了整面墙的巨幅油画,是一幅海景图,天水相接连成一色,浪花翻卷击打着礁石,在水天之间沙鸥自由的飞翔,整幅画气势恢宏,有种大气的美。

美好的事物总会吸引着你走上前想仔细的欣赏。

近处观瞧时反而不如远观的景象更有吸引力,因为感觉飞翔中的鸥鸟描绘得不够细致,只有大致的轮廓,更象是点到即止,看不到它那灵动的眼睛以及锋利的脚爪。

但这些细节的未处理完全不影响整幅画的磅礴之势,仍能让人心生震撼。

这就是距离下的美。

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人际交往也需要距离,美国学者霍尔在对美国的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中发现有四种人际距离。

公众距离。

适用于演讲、正式场合或其他公共场合沟通的人际距离。

社交距离。

适用于彼此认识的人之间的距离,更象我们所说的点头之交。

个人距离。

适用于朋友间的交往。

亲密距离(0-18英寸)。

适用于亲人、夫妻之间的沟通与交往距离。

从人际距离中可以看出,再亲密的人之间交往也是有距离的,距离产生美。

就拿生活中的我来说,我有自己的生活圈,在这个小圈子里有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虽不常相见但友谊长存;爱人也有他自己的朋友圈,两个圈子之间的交集只占一小部分,各自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也会将一些事情拿出来说说。

当然有时候也会因意见不和有争吵,过错方提前让步使“战争”得以停止,日子就在这样不紧不慢中度过。

我想夫妻之间、男女朋友之间相处,最忌讳的应是谁想让谁成为谁的附属品,极强的占有欲会让另一方有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就会产生极强的反抗力,有可能让原来的亲密距离变成社交距离,也可能是公众距离,老死不相往来。

夫妻相处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朋友之间呢,距离产生美不是空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58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