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朋友2

妈妈的朋友2,第1张

妈妈的朋友2 朋友母亲去世没去,直到出殡前也没吱声,是我做错了?

朋友母親去世你没去,直到出殡前也没吱声,这对你对他来说都没有错。

因为丧事中”小不过孝子“报丧和请人邦忙都要毕恭必敬礼请,不是简单的“吱声”那么简单。

首先是报请、也就是父母去世报丧,他一是有规矩的,报请的是参与丧事安排能主事的亲戚长辈:“娘大舅親,父大叔親”,娘去世亲舅爷必报请,父去世叔伯心报请,还依序的尊親长辈,在报请时晚辈是要行双膝跪地大礼,受报请长辈进门,孝子也必你要行双膝跪拜大礼的。

其次是请丧事邦忙的人,这一般是亲戚和户族家门晚辈就近方便,不够再请朋友外人。

人手多不多看事主和孝子平时为人;你邦我到时我邦你,虽说是传统美德,但还是要用“请”字,不是随便可差来使去的。

所以你朋友母親去世你没去,出殡也没吱声,谁都没错,作为朋友,可能邦忙的人够了,他不想麻烦更多的人,你去也行,不去也行,今后你们朋友还是朋友。

朋友之情,犹如雨中送伞,雪中送炭。

既然你朋友母亲去世“没吱声”,说明你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而你这位作朋友的,却若无其事,是不地道,不够“朋友”,何止是错了?朋友的涵义已经“变味”,以心交心,坦诚相待的廖廖无几殊不知,现在只要是在一个校园里呆过就谓之为"同学";在朋友的酒桌,只是偶遇了一个饭局,便成为"朋友"。

更别说曾经同窗共读,也曾有过需要或帮助的以朋友相称的"朋友"了。

还说是朋友(或同学),平时根本没有来往,也不是逢年过节还发个问候语的那种,但是也会有例外啊,他的孩子满月了、百日了、生日了,发出邀请,更別说买了车、乔迁新居、晋级加薪了。

很多的时候,还真的让人"应接不暇",左右为难。

因为是"恭贺",岂有空手而去的道理。

还不得一次次随"份子钱"。

去一次就要花去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还敢再多一次?朋友之间的友情不在是有难同当,同舟共济,倒像是撑撑场面,顾顾颜面,別人需要你的出现。

这已经纯粹"吸金"和发"闷财"的一种手段。

朋友的意义完全变味,大有如闻朋友色变的现实。

勿庸讳言,在利欲熏心年代,家里有了大事,不告知朋友的少之又少。

还唯恐你不来“作客”哩!你的朋友母亲去世“不吱声”,是怕打扰你,让你“破费”。

你不去是你的错,没有把朋友当朋友看,是你才不够朋友。

朋友的母亲去世,作为朋友,你可以去做两件事是否需要你的帮忙。

人的去世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乍一听人人都会惋惜,便口口相传,也许十里八村都知晓。

常言说“母子连心”,母亲去世,你的朋友一定沉浸在巨大的悲伤中,很多事情是强打精神去做。

难免顾不过来,也会有纰漏。

特别是丧事,流程和事务多,还需要有人关注家属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

作为儿子的你朋友,一定忙不可迭,还要化悲痛为力量而支撑。

这个时候,真的需要有人贴心的帮助。

“丧事不请自到”,况且你们还是朋友,也不好意思张口,你应该主动过去帮忙才是。

看样子你的礼数也没有到。

“礼数”即人情份子钱,这个习俗由来已久。

它的存在是维持人们关系的纽带,也体现人情的远疏和厚薄。

就是这个“礼数”,应该是你来我往的,可以说是一种“交易”。

朋友的母亲出殡了还“没吱声”,由此断定你没有随了份子钱。

也许是你朋友以前并没有给你随过,随了便是亏的心理;也是你怕花钱,反正“不知道”,省了便是“赚”的想法,总之还是你的错。

礼数的多少无所谓,至少对你的朋友在失去母亲后的一种安慰,表达了你的心意。

即使你们没有礼数的往来,可能是你没有过事。

你有这样的朋友还怕不会礼尚往来?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古人尚且如此,当今的人也应该重视真正的朋友。

就像你这位母亲去世的朋友,他家出了这么大的事,都不想惊扰你。

既然你已经错过了丧礼,至少也应该给你朋友打个电话、捎点礼品之类的表示歉意,也就是默认了自己的错误,取得朋友的谅解。

不然,你将会永远失去这位实在的朋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598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