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断

岭外音书断,第1张

岭外音书断 宋之问的《渡汉江》到底是岭外音书断还是岭外音书绝,有何依据?

诚邀,一缕英雄为您解答回答楼主的问题之前,我认为首先要把《渡汉江》这首诗里的两个重要关节搞清楚之后,才能更好地回答楼主的这个问题。

具体是哪两个关节呢?本诗中出现的地名“岭外”具体指的是哪里?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谁?因为关于《渡汉江》这首诗的作者,在历代诗歌编纂者的诗集里,将这首诗归到了两个人的名下:一是李频,一是宋之问。

因此把诗中的关节搞清楚了,阅读障碍就扫清了,诗意也就迎刃而解了。

再去解读楼主的问题,就顺理成章了。

原诗如下: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夕阳余晖,汉江)《渡汉江》一诗中的“岭外”指哪里“岭外”即五岭以南。

“五岭”是中国的一个地理名词,指位于广东、广西与江西、湖南交界处的一座山脉,由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组成,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有提到“岭外”或“岭南”的诗文。

在唐代,岭外还是官员被贬谪流放的地方。

(岭南风光)孟浩然写过一首有名的诗《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中就有“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的句子。

诗中提到的地理名词“江岭”,意思也是岭外。

诗意是说:孟浩然打算去洛阳拜访老朋友,因为古代通讯不方便,等孟浩到洛阳的时候,才得知朋友已经被贬谪流放到岭外去了。

如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而触怒了唐宪宗,就被贬谪在广东潮州,潮州就是岭外。

韩愈在潮州还写下了大量反映岭南风土人情的文章,如《秋雨叹三首》、《祭鳄鱼文》等。

(韩愈绘像)再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贬谪到广东惠州时,在《食荔枝》中就写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棵, 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浮山在诗中就是典型的地理标识,属于岭南。

关于《渡汉江》一诗的作者在清代蘅塘退士选编的《唐诗三百首》,以及清末高步瀛选编的《唐宋诗举要》中,都把《渡汉江》这首诗列在了李频的名下。

因此笔者查阅了《新唐书》、《唐才子传》中有关李频的记载,并阅读了李频的诗作,发现这首诗不是出自于李频的手笔。

从两个方面比对一下,就可以得知这首诗的作者不是李频,而是宋之问:(宋之问绘像)第一个比对,这两个人有没有去过“岭外”李频是唐懿宗时期的文学家,睦州寿昌(今浙江省建德市)人,做了很多年的官,担任过南陵(今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主簿、武功(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令、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刺史。

晚年更是官居高位,担任侍御史。

为南陵主簿。

试判入等,迁武功令……懿宗嘉之,赐绯银鱼,擢侍御史。

守法不阿,迁都官员外郎。

表乞建州刺史。

——《李频传》李频政绩突出,还被唐懿宗赏赐了绯银鱼,但是他的履历中没有到岭南任职的记录。

要知道,在唐代到岭南任职,大多是被贬谪的官员,如韩愈、李德等人,李频没有被贬谪到岭外的记录。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李频是没有去过岭外的,更不会有像诗中那样设身处地的感想了。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人。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宋之问登进士第。

从此进入仕途,因为他的诗写得好,也得到了唐高宗和武后的赏识。

还被授予了“东台详正学士”一职,这是一份整理国家藏书的工作,宋之问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诗歌创作,随后又进入了崇文馆担任学士。

武则天称帝后,宋之问就给武则天写了一首《龙门应制》的诗,诗中这样写道:“先王定鼎山河固,宝命乘周万物新。

吾皇不事瑶池乐,时雨来观农扈春。

”武则天看到后,非常高兴,对他的才华大家赞赏,宋之问因而进入宫廷担任侍臣。

(武则天绘像)宋之问还和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关系很好。

据史料记载,张氏兄弟的很多诗作都是出于宋之问之手。

后来张柬之等人乘武则天病重之际,拥立唐中宗李显,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杀,宋之问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省罗定市)参军。

罗定市位于广东西部,在古代,就是被称为“岭外”的地方。

宋之问在贬谪的途中准备翻越五岭中的大庾岭的时候,还写下了《度大庾岭》一诗,诗中写道:“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宋之问是去过岭外的,他有去过岭外的经历,所以才会有像《渡汉江》诗中那样设身处地的感想。

(大庾岭)第二个比对,从两人的诗风进行比对李频未出仕之前,他也没有到岭南游学的记录,而是在家乡学习。

李频虽然工于诗作,但是他的诗作大部分都是作于晚年的,而且诗风与刘长卿相似。

少秀悟,长,庐西山。

多记览,于诗特工……频诗虽出晚年,体制多与刘随州相抗,骚严风谨,惨惨逼人。

——《李频传》刘长卿以五律见长,号称“五言长城”。

而李频的诗工于铸意,也以五律为主要特色,表达上也是含蓄委婉,淡雅流畅。

从诗风上来说,《渡汉江》诗也不可能出自于李频之手。

宋之问是初唐诗坛非常有名的一位诗人,中唐大诗人元稹给杜甫写的墓志铭中就写到:“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自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艺苑危言》中也评论宋之问的诗:“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沈”指的是沈佺期,“宋”指的就是宋之问。

从以上记录也可以看出:在南朝诗风至初唐的诗歌发展史上,他们两人的贡献是很大的,尤其表现在诗的格律、音韵以及创作技巧方面。

而宋之问在五律创作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

《渡汉江》格律规整,符合宋之问的诗风。

从以上两处比对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渡汉江》的作者是宋之问,将它归在宋之问的名是正确的。

(沈佺期书影绘像)《渡汉江》是宋之问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从上文就可以知道,宋之问因为被贬谪才来到被称为“岭外”的广东罗定的。

宋之问在贬谪途中,翻越大庾岭之前,在驿站里还写下过一首《题大庾岭北驿 》诗,诗中写道: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岭头梅 。

这次贬谪给宋之问带来的打击是很大的,他的仕途一下子跌落谷底,前途一片渺茫。

从这首诗里面就能看出来宋之问对于这次贬谪的心态:失落、抑郁、惶恐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是溢于言表的。

在到达岭外的广东罗定后,宋之问情绪极其低落。

在这里他没有亲人朋友,水土不服,那个时代的通信条件是很差的,一封家书也收不到,家人的音讯全无。

他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和失落,竟然在贬谪之后的第二年春天就偷偷地逃回洛阳。

况且这些都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在《旧唐书·宋之问传 》中记载道:及易之等败,左迁拢州参军。

未几,逃还……这首《渡汉江》就是宋之问在逃回途中,渡过汉江时写下的,是宋之问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自贬谪之后,宋之问与亲人朋友音讯书信难以相通,于是他选择了逃回,而且已经到了汉江边上,离洛阳真的是不远了。

本来,他选择的就是逃回,就是为了回到洛阳。

在离洛阳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反而心中不安了起来,那么他的这种不安就如实地反映在这首《渡汉江》诗里了。

宋之问在诗中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我想主要有以下三点:他害怕听到家人朋受到自己牵连的不好消息。

自贬谪之后,就与家人的书信往来中断了,他不知道家中老小是否都安好,家人有没有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打击报复,所以离洛阳越近,心中反而越忐忑不安起来,这是其一。

他是逃回的,并没有得到朝廷的允许,偷偷地从岭外逃回,这又是第二点令他忐忑不安的地方。

在没有得到朝廷赦免的情况下,或者没有召回的命令下,选择逃回,这可是罪上加罪的事情,是明知故犯的事情。

在离洛阳越来越近的情况下,他生怕遇到以前相识的人,他是担心自己的行踪暴露,这也就是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的含义,这是其二。

想当初,自己是何等的风光,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武则天的赏识,备受恩宠。

可现如今呢,竟然成为贬谪逃回的人,这种心理的落差真的很难让宋之问接受,距离越近,心理落差反而越大,他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是其三。

(汉江)宋之问的《渡汉江》到底是岭外音书断还是岭外音书绝回到楼主的问题,我认为《渡汉江》一诗中,“岭外音书断”一句是正确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从流传下来的诗集角度去看:不管是历代的编纂的诗集,包括《全唐诗》中关于此诗内容的记载,都无一例外的是“岭外音书断”这一句,并没有“岭外音书绝”的说法;不管将此诗错误地列入李频名下的诗集,还是实至名归地列入宋之问名下的诗集,都是“岭外音书断”这一句。

2、从诗本身的叙事角度来看:“断”字也要比“绝”字合适。

宋之问从洛阳贬谪到岭外,这是时空上的阻隔,在相距如此遥远的情况下,如果再与家人朋友的联系中断,也就像诗中说的“音书断”那样的,这是让人无法忍受的事情。

和亲人和朋友失去联系,意味着和洛阳的一切失去了联系,意味着岭外和洛阳的一切都中断了。

这不光反映的是书信本身的事情,更有许多信息中断的含义。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岭外音书断”一句更贴近诗人的内心情感写照。

3、从诗中所表达的意象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出自于《史记》的典故,讲述的汉武帝时期的故事,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押,汉武帝派遣使者要求匈奴人释放苏武,使者告诉匈奴人:汉武帝在上林苑射下一只大雁,大雁身上系着苏武写给汉武帝的帛书。

汉武帝的使者就是通过这样巧妙的方法成功地解救了苏武。

从此以后,“鸿雁”有了一种美好的寓意,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那就是书信。

人们用鸿雁传书代指书信往来,这也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个与大雁有关的典故,——衡阳雁断。

古人认为湖南衡山的回雁峰,冬天的时候,大雁南飞,飞到这里就不再前行,次年天气转暖的时候,大雁就从南方返回北方。

可以说,衡山是大雁南飞的终点、极限。

初唐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就写道:“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衡阳雁断这个典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也寓意着音信阻断,或者关山难渡。

所以,不管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雁的寓意来看,还是从诗中所表达的意象来看,“岭外音书断”一句无疑是最贴近宋之问内心的。

综合以上三点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楼主问题中的答案就是:《渡汉江》一诗中的是“岭外音书断”这一句。

(鸿雁)总结宋之问来到汉江边上,种种复杂的情感一时间涌上心头,他将这种情感熔铸于笔端,于是就写下了《渡汉江》一诗,《渡汉江》一诗格律规整,表达的情感真挚,读来能引起人内心的共鸣。

《渡汉江》一诗传诵千百年经久不衰,有自身的的艺术魅力,也让人们记住了宋之问这位诗人的名字。

谢邀。

以本诗而言,“断”字更精准一些。

诸位看官,请跟随小可的胡言乱言,瞎折腾一番。

形容没有书信,断绝二字可以连用,我们经常可以在诗词中见到。

比如杜少陵《狂夫》“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比如元微之《酬乐天频梦微之》“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比如李白《江夏行》“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巧的是,如果把“断绝”二字分开来单独使用以形容没有书信,同样成立。

断字有:吴梦窗《醉蓬莱》“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沈佺期《古意》“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黄山谷《秋怀》“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李处权《题月山寺》“弟兄千里隔,书断鬓成丝。

”绝字有:杜少陵《宿府》“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陆放翁《乌夜啼》“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黄山谷《醉落魄》“旧交新贵音书绝”,曾觌《醉落魄》“关山渐远音书绝。

一个心肠,两处对风月”,李义山《离思》“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等等。

也就是说,形容没有收到书信,“音书绝”和“音书断”都可以,那么,它们之间有区别么?有!“断”字,侧重于客观因素造成的无法通信,比如战争,比如灾祸,比如突发事件。

侧重于想写信而写不了,因为不知道地址,不知道他在哪里。

我们回头看一看那些“音书断”的诗句,基本上是如此。

这个人离开了,但不知道去向何处?这个人去服兵役了,不知道在哪个军队?因此,这个“断”侧重于突然发生,在短时间内发生。

“绝”字,侧重于主观因素造成的通信不畅,比如感情渐渐生疏,比如对方当了高官,比如自己混得越来越惨,比如大家人到中年彼此越来越忙,比如根本没有什么事情,比如有了新欢,比如不好意思打扰人家等等。

基本上就是,知道这个人的地址,知道这个人在哪里,知道这个人在做什么,但是偏偏不写信,因此,这个“断”倾向于渐渐发生了,逐日积累的没有书信往来。

我们回头再看这首诗。

岭外音书断,(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为宋之问,宋之问一直是官员,也曾经甚得武则天厚爱,甚至还传过绯闻和丑闻(实际上是假的),接创作背景而论,宋之问被贬时途径汉江所作。

做为炙手可热的名臣,音书绝的可能性并不高,但一旦被贬,便是人走茶凉之结局,所以“断”字更符合逻辑,也符合人性。

宋之问被贬,亲友旧交避之唯恐不及,怎么可能还保持书信来往,何况宋之问的官声并不好。

因此,这个“断”符合实情,而且还略带自嘲之意。

就是经过家乡,动了乡心,他所激动的不是故人,只是故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617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