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番号库

步兵番号库,第1张

步兵番号库 经常看到德国二战中的掷d兵,请问他跟普通步兵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厉害?

掷d兵 (grenadier, 德文拼作 grenadiere) ,起源于十七世纪,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个高大上的存在。

比如,英国的著名军歌《掷d兵进行曲》几乎见证了日不落帝国的每场战役,至今仍是英联邦国家阅兵必演曲目。

我上课时也提到过掷d兵高大上的地位,结果,同学们都表示很不屑——“不就是个扔sld的嘛。

”实际上,在滑膛q配黑火药(前装q,没膛线,不好瞄准,速度也慢)的热兵器时代,要当掷d兵,得满足三个条件:1、身材高大威猛;2、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应变能力;3、心理素质好,胆识过人。

所以,在西方的近代军事活动中,几个世纪以来,掷d兵几乎等同了精锐部队的概念,甚至某些情形下,掷d兵就是一种荣誉称号,并不指的是真用来投d的士兵。

直到20世纪,武器性能早已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掷d兵的建制一直传承了下来,还跟机械化作战兵器结合在了一起。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二战的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1943年后还加了个“大”字,叫“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

二战中,德军为了激励士气,将许多部队改编为掷d兵师(毕竟,直接叫”步兵“显得老土,而且给人一种无所谓的“炮灰”的感觉)。

不过,国防军中的“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的确称得上是精锐之师,由魏玛共和国时代的柏林卫戍团扩编而成,战绩相当不错,与党卫军的“帝国师”平列为德军中获得荣誉最多的师级部队。

要讲“掷d兵”跟步兵什么个区别,照实说,几乎就是步兵改了个名字;而所谓的“装甲掷d兵”,那就是机械化步兵,搭乘装甲战车作战,跟“掷d”没什么特别的关联。

1942年初,德国兵败莫斯科城下,德军第一次产生了“挫败感”。

此时,古典主义情节严重的小胡子,为了鼓舞陆军士气,鼓励国防军与党卫军的继续合作,同时表彰波兰和法国战役中步兵的英勇战绩,特别下令,将“大德意志团”中的步兵师,改编成“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

既然是装甲掷d兵,那就得像电影中“演的”或者照片“摆拍”的那样,穿着笔挺的制服夹克,威风凛凛立在一系列的老虎( 虎式 虎王、猎虎),熊,象,豹,黄鼠狼(步兵战车)上才对。

而实际情况是,这里不开玩笑,除了这些动物名的装甲武器,大量“装甲掷d兵”炫酷的“装甲战车”总是伴随着大量货真价实的动物,比如骡子、马,还有驴.....这种现象,越到战争后期,越明显。

给装甲掷d兵补给的往往是畜力车。

比如电影《兄弟连》最后一集,美军接受大批德军投降,美国大兵穿的不讲究,但都是坐机动车,德军士兵穿的挺讲究,却赶着畜力车。

造成此种情况,跟德国的战争潜力,尤其是资源和补给有很大关系。

整个战争中,除了德军的半履带装甲运兵车产量一直都不能满足军队的需求,油料的运输补给都是问题(资源、生产能力、过长的战线和游击队的破坏等等),大部分的掷d兵还是依靠卡车进行机动作战的,不是特别着急的就火车运送。

这种情况,在东线更为明显,到了聚集地下车,再靠11路,或者畜力车继续前进。

所以,二战中,德军的"掷d兵" 大部分只是用11路慢慢走的 "步兵" 的同义词罢了。

此时,只有掷d兵中的“精锐部队”~装甲掷d兵,才能做到机械化战斗,不过,还是畜力车补给。

只要有德军的地方,总是会隐约见到畜力车的身影。

装甲掷d兵明显比普通“掷d兵”占据了非常大的机动和火力上优势。

装甲掷d兵是乘坐半履带装甲车上进行机动作战的,这意味着他们拥有更强的机动能力和防护能力。

此外由于装甲掷d兵班比步兵班多一到两挺机q,在火力上也要强于普通步兵。

然而,到了战争的中后期,德国缺车、缺油、缺驾驶员,部分装甲掷d兵很多时候,也沦落的坐火车或者畜力车了。

另外,除了国防军外,党卫军也很流行搞掷d兵师。

最著名的有,柏林战役中,议会大厦保卫战的主角——武装党卫军“诺德兰”第11装甲掷d兵师,主要由来自北欧和少量法国、荷兰的志愿者组织。

打起仗来,比德国人还要玩命,让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不过,党卫军中的掷d兵师也有混饭吃的“废柴部队”。

比如,主要由乌克兰人组成的加里西亚武装掷d兵师,初登战场就险遭灭亡,最后还临阵倒戈。

就这么着,竟受到了当今乌克兰青年的顶礼膜拜。

下图,2012年,乌克兰,成百名当地新纳粹成员上街游行,纪念二战中纳粹党卫军的乌克兰师成立69周年。

作为被纳粹屠杀了无数同胞的国家,居然还有人如此崇拜其理念,民族的仇人反而成为了偶像和精神领袖....到这儿,事还没完,从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仍健在的乌克兰党卫军“掷d兵”,开始向德国政府讨要“养老金”。

因为,在第三帝国时期,希特勒曾经颁布过政令——“无论国籍,党卫军成员都可以像其他国防军军人一样有权获得养老金”。

加之,西欧、北欧的那些“战友”们到了一定年龄,还真的按时拿着了现在联邦德国政府发的养老金,于是,他们也去讨说法。

据说,这个愿望已经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满足。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坚持不懈创作的人”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在德意志民族的历史中,掷d兵出现于18世纪中叶,随着火药武器的发展,欧洲陆军出现一个新的兵种,这就是掷d兵。

至于掷d兵最先出现于德国还是法国,至今没人说的清楚,两国都说掷d兵起源于自己的民族,谁也不肯认输。

不过民间普遍认同于起源德国说。

(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掷d兵▲)顾名思义,所谓的掷d就是将sld丢掷到对方阵地的士兵。

不过当时的sld并没有现在小巧,也不具备现代sld的威力,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危险系数高,稍有不慎,sld还没等丢掷出去就先行爆炸。

更麻烦的问题是当时的sld个头比较大,因此也比较重,需要人高马大的壮汉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二战时期德国掷d兵师官兵▲)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掷d兵成为步兵中的精锐兵种,但也是死亡率很高的兵种。

首先你要时刻小心sld自行爆炸,另外投掷这种重量的sld,就必须要冒着q林d雨接近敌方阵地或者防御设施,只有达到有效距离才可以投掷,距离远了除了浪费d药外,起不到任何杀伤作用。

(二战时期,第16党卫军装甲掷d兵师低阶军官和士兵,他们身穿帅气的迷彩军服,配备sld及短刀。

▲)直到一战时期,掷d兵依旧存在,但过渡二战之时,掷d兵基本不作为一个单独军种存在。

而是改编为“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由“非洲军团”装甲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师改编而成。

这些都是德国的老牌师团,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一个标准的“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的机q班,由一名下士(手持望远镜者)带领,有一名机q手、一名观测员及一名通讯员。

▲)1943年6月23日,德国统帅部成立第25装甲掷d兵师团,该师由精锐组成,组成即日起便担负重任,调派至库尔斯克突出部阵地北翼战线的最北端,防范苏军在该战线发起的攻势。

1943年9月,第25装甲掷d兵师在德国新鲁平军事学院以由北非战场撤退的第五战车团残部为骨干,成立新第五战车营,该营有四个战车连和一个补充运输连。

(柏林战役结束,两辆装甲掷d兵师士兵的尸体被发现在一辆被击毁的SdKfz 251 Ausf D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旁,从装甲运兵车身上的闪电标志可看出该两名士兵隶属党卫军。

▲)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战绩彪炳,曾经协同装甲师在东线战场多次击退发动“第二次斯大林突击”的苏军坦克军团,更转战至西线战场,转属B集团军,击退盟军的猛烈攻势,阻止美军第三军团对德国本土的进攻。

((法国战场)美军士兵正检视一辆被击毁的四号突击炮战车。

四号突击炮战车是西线德军装甲掷d兵师的主要反坦克武器,曾经跟随B集团军装甲师进入科坦登半岛,尝试阻截美军第101空降师占领诺曼底以南的据点。

▲)由于是精锐部队的缘故,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配备先进的坦克及反坦克武器,当中包括虎一型及虎二型重型坦克、豹式坦克、后期型三号突击炮战车、四号突击炮战车、黄蜂自走炮战车、野蜂自走炮战车等。

这在当时的战场上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师团。

不过无论多么强大,胜利依旧不属于德国。

士兵迷茫的眼神▲柏林战役后,大德意志装甲掷d兵师几乎全军覆灭。

同盟国最终赢得胜利,德国的这些强大装备被瓜分,从此德国强大的掷d兵师被写入历史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620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