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有九个儿子

龙有九个儿子,第1张

龙有九个儿子 “龙生九子,各有所长”,但为何没有一个儿子是龙?

因为龙性本淫,见谁上谁。

龙是一种脱离了生殖隔离的生物,见狼、见鸟、见狮子,他都要冲上去来一发,甚至连蛤蟆、王八也不放过,真的是做到了绝不挑食,是母的就行。

根据遗传学,我们知道,孩子不可能只遗传父母一方的特点,所以龙的儿子们除了遗传龙的特点,也免不了遗传狼、鸟、狮子、王八的特点,这样一来,自然就就有一个纯种的龙儿子了。

你看古代皇帝为什么以龙为象征,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哪个皇帝不好色哦(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龙生九子,到底生了哪九子呢?其实所谓龙生九子,并不是说龙只生了九个儿子,你看龙那么浪,见谁上谁,怎么可能才生9个哦。

只不过,9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含义,比如一言九鼎,同时,9也代表很多的意思,所以,9是个虚数,不是实数。

故而,在传说中,龙生九子有很多种说法,查百科就可以知道: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鸱吻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螭、麒麟、犼、貔貅这些说法是在明朝确定的,虽不统一,但也有很多共同的,这都是在民间传说中比较常见的说法,在这里我就选择第一种说法来举例,看看这九子都是跟谁生的,以及他们有什么兴趣爱好。

老大·囚牛——音乐天才这囚牛啊,作为龙的大儿子,命运真的很悲哀,连亲生母亲是谁都说不清,有说法是跟原配夫人(母龙)生的儿砸,又有说法是跟犀生的。

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了,毕竟是原配,要先生一个再说。

《治世余闻》云:囚牛,龙种,性好音乐。

囚牛是个文艺青年,他性情温顺,不爱逞凶斗狠,一生唯一的爱好就是音乐,最爱做的事是蹲在琴头上拨弄琴弦。

因此,在古代很多琴头都雕刻着一头囚牛,即便是现在,一些贵重的胡琴上也雕有囚牛,被称为“龙头胡琴”。

老二·睚眦——小心眼有一天,一头美貌的母狼(豺狼)在森林里觅食,不幸遇到了龙,被按在草地上就来了一发,生下了睚眦。

小睚眦刚刚出生,他的龙父亲一看这家伙太丑了,要不杀了吧,多亏了美貌的狼妈妈苦苦哀求,才留了一名,大概也是因为从小缺少父爱的缘故,造成了睚眦小心眼以及爱斗狠的性格。

睚眦是一个非常小心眼的小伙子,有个成语叫“睚眦必报”,就说哪怕是别人的对他瞪了一下眼这么小的怨恨,他也必须要报复,战国时期秦国相国范睢,就是个中翘楚。

同时,睚眦跟他大哥完全相反,他一生最爱做的事就是打架斗狠,有事没事就瞪着铜铃大的龙眼,到处惹是生非,最后在传说中,他就成了杀戮邪恶的化身。

他的形象经常被雕刻在刀柄或剑柄一类的武器上,据说凡是雕刻了睚眦的武器,就相当于得到了攻击力加成的buff.老三·朝风——颜值担当朝风的母亲是一只漂亮的大鸟,她有着和母狼同样的遭遇,那天,她正在天上转圈圈,突然飞过来一头龙,二话不说,在空中就来了一发,生下朝风。

在传统里,朝风是一个象征吉祥、威严、美观的神兽,同时,他还具有消除灾祸、辟邪安宅的作用。

所以你看古代宫殿顶部四角,都会有朝风同学的身影。

他的存在,让庄重的宫殿多了几分生动,而他高高在上,伏于险端,更为宫廷增添了神秘气息。

朝风的性格是好险,不亏是龙的儿砸!《坚瓠集》:三曰嘲风。

性好险。

殿角走兽是。

老四·蒲牢——小可怜那天,龙心烦意乱,于是就来到郊外散散心,有一个不知死活的蛤蟆一个劲儿地叫个不停,龙当时就升起了,一抓把她按到地上,说让你叫!让你叫!叫完,蒲牢小朋友就诞生了。

蒲牢继承了其母的优良美德,也喜欢叫。

而且他特别害怕鲸鱼,一看到鲸鱼他就吓得几啦哇啦狂叫。

于是,聪明的人类就把蒲牢盘在钟上,作为钟纽,然后把敲钟的木头做成鲸鱼的形状,只要鲸鱼木头一撞,蒲牢钟就狂叫不已,这样就达到了让钟声响彻云霄的目的。

简直反人类有木有!太坏了太坏了!老五·狻猊——威武的烟鬼龙是神兽,普天之下的女性动物都是他的,哪怕是百兽之王的狮子。

那天,一只母狮子正在……突然……于是……狻猊诞生了。

狻猊继承了其母亲威武的特点,他的爱好是静坐,还喜欢抽烟,放在今天就是个宅男。

但正是因为他好静这个特点,感动了佛祖,于是就让他附身在佛坐和香炉上,以及到寺庙里打坐,天天接受烟火,吞云吐雾,好不快活!你不是爱吸烟吗,我佛普度众生,就让你去吸个够啊!老六·霸下——负重冠军霸下就是赑屃(bixi),他的妈妈是一只母乌龟。

他妈妈的遗传基因非常强大,以至于霸下怎么看也不像龙,而是像个王八,不一样的是,霸下有一排锋利的牙齿,并且,霸下和乌龟背上的甲片数量不一样,如果要区分霸下和乌龟,就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霸下喜欢负重,所以我们经常看到石碑下面是一只乌龟驮着,实际上那不是乌龟,而是霸下。

传说霸下为大禹治水立下了汗马功劳,治水成功后,禹就让把霸下把自己的功绩驮在背上,这就是霸下驮碑的典故。

同时,霸下也是长寿的象征,这个很好理解了,千年王八万年龟嘛。

老七·狴犴——严肃公正百兽之王到底是狮子还是老虎?这不重要,反正你们都要被龙羞羞羞。

龙日狮子生狻猊,日老虎生狴犴。

狴犴同样继承了他母亲的容貌,长了一颗虎头,牢狱门上的虎头就是狴犴同学,除此之外,在衙门的两侧,以及“肃静、回避”牌的上端,都有狴犴的雕像,因为狴犴最大的爱好就是打官司。

狴犴好讼,亦曰宪章。

——《龙经》狴犴也有着急公好义的性格,并且还能明辨是非。

谁要做了坏事,遇到狴犴同学,那就死定了。

因此,狴犴在老百姓心中,就是个青天大老爷的形象,他是老百姓的守护神,他维护着法庭的庄严和正气。

老八·负屃——文人风流负屃和霸下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母亲都是乌龟,毕竟卵生动物,一次下两个,伟大的母亲。

负屃和六哥霸下不一样的是,霸下继承了母亲的容貌特征,而负屃则继承了父亲的容貌特征,霸下长得像乌龟,负屃长得像龙。

他的主要工作也是驮碑,但负屃是个文艺青年,生来热爱文学,所以普通的石碑他不驮,都让霸下驮着,他主要负责驮有名家诗文的石碑。

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在负屃的盘绕下,真正做到了千古不朽。

老九·鸱吻——辟火神兽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草壳里蹦的、胎生的、卵生的都被龙上了个遍,他觉得世间索然无味,于是就到海里洗了个澡,在那片大海里,他看到了一条鱼……生了个鱼儿子,名叫鸱吻。

鸱吻长得像龙,却没有尾巴,他喜欢在险要出东张西望,是个吃货,最爱的食物是火。

所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正脊各有一头鸱吻,他用嘴巴含着屋脊,正应了他吃货的属性。

同时,他这个吞东西的动作,是应了他爱吃火的属性,所以,鸱吻是避火的象征。

龙生九子,为何没有一条是龙?(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龙是华夏人的吉祥“图腾”,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司掌雨水,常用来象征祥瑞。

在古代封建社会,龙一直都是权力和高贵的象征,皇帝一般都说自己是真龙天子,是受上天委派来人间当皇帝的。

但俗语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有什么样的父母,便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

《中国吉祥图说》中记载,龙的九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次子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心胸狭隘;三子嘲风,形似兽,是老三,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

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形似狮子,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六子霸下(又名赑屃),似龟有齿,喜欢负重,是碑下龟;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九子螭吻。

从中我们发现龙生下的九个孩子,没有一条是龙,这到底是什么呢?一是龙生性喜淫,爱好比较广泛奇特,感情泛滥,他喜欢别的动物,而这从龙生的九子便可以发现。

龙的第一个孩子为囚牛,他的母亲是一头牛。

而囚牛也比较特殊,因为他是一头懂得音乐的痴牛。

据说囚牛喜欢听彝族少女玛雅d奏月琴,并因此而爱上了这个女子。

可惜的是,天庭不允许人神相恋,因此他们被拆散了,而囚牛则被处死。

龙的第二个孩子为睚眦,他的母亲是一头豺,因此睚眦也并非是良善之辈,而这也是“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的由来。

龙的第三个儿子为嘲风,它的母亲是猞猁。

嘲风继承了母亲的天赋,善于攀岩,并且性格活泼,因此被后世当作是瑞兽。

龙的第四个孩子为蒲牢,它的母亲是一条海蛇,算得上是龙的各个女人之中与龙最为相近的。

因此,蒲牢继承了龙的叫喊声,十分响亮,所以被人们用在制作铜钟之上。

龙的第五个孩子为狻猊,它的母亲是一头狮子。

狻猊特别喜欢打盹儿,还特别喜欢看烟火,后来被佛祖收为了坐骑。

龙的第六个孩子为赑屃,它的母亲是一只乌龟。

而乌龟最大的特点便是长寿,因此,赑屃也作为吉祥和长寿的象征,一般被雕刻在石碑之下,驮着石碑。

龙的第七个孩子为狴犴,它的母亲是一只老虎。

因此,狴犴长得比较霸气,并且喜欢主持公道,后来人们将它的雕像摆在衙门和监狱之中,或者雕刻在房门之上,以供人们学习。

龙的第八个孩子为负屃,它的母亲可能是龙,也可能是乌龟,说法不一。

而负屃长相如龙,与哥哥赑屃相比,它也是被用于碑文,但不用背负那么重的碑,而是同碑文一起雕刻在石碑上。

龙的第九个孩子为螭吻,它的母亲是一条鱼。

而螭吻继承了母亲的习惯——好吞和可爱,因此被用于古代的宫殿建筑之中,放在屋顶上,有一种“鸡犬升天”的感觉。

二是龙中华民族的图腾,起源于各部落图腾,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产生的共同图腾崇拜。

从上古到近代,龙的形制经历了无数次演变,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角、牛头、蟒身、鱼鳞、鹰爪,这些怪异兽像在龙形象发展的同时糅合了龙的某一种特征,开成了“龙生九子各不同”的说法。

三是关于龙生九子的传说仅仅是传说,并没有人见过龙之九子。

所以,根据不同的历史环境和人,他们说出的龙的形象是有差别的,他们在口口相传中,只会把自己想象到的添加上去,把自己讨厌的去掉,慢慢的,就形成了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说法。

其实,龙生九子,虽然每一个孩子都不是龙,但是却寄予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美好事物的向往。

四是关于龙之九子的美丽传说。

传说刘伯温是天神转世,曾持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便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帮刘伯温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

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时,明成祖朱棣却借修紫禁城为名,拿斩仙剑令九子留下。

九子不从,他便用计对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

”赑屃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寸步难行。

原来,此碑记载了“真龙天子”一世所做功德(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君王的玉玺印章,故能镇四方神鬼。

八子眼看老大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于是同留人间。

所以,不管怎么说,龙和龙之九子作为传说中的神兽,谁也没有见过,只是通过代代相传而已,产生的龙之九子形态,但不管怎样,他都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向往,是华夏子孙的精神图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660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