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杨绛

老王杨绛,第1张

老王杨绛 善良的杨绛为何会在老王去世后感到愧怍?

老师您好!我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者杨绛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她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一点钱。

老王常常客气,但她们总是照原价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他钱。

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老王的生活。

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作者对生活中的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身子僵硬,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心酸。

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心,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作者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如果我们都能像杨绛先生那样,关心和同情弱者,以及生活中的不幸者,向他们奉献出一点爱心,给他们精神上一些抚慰,那么人与人之间一定会多一些真情与温暖。

愧怍:kuì zuò,当惭愧、愧疚讲。

杨绛为何会对老王的死有所愧疚呢?这就要从文革期间,杨绛夫妇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时说起。

既然是“反动学术权威”,就难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处处受排挤、遭冷眼,人们象躲避瘟疫一样躲避杨绛夫妇。

唯有老王没有因为杨绛夫妇的“特殊身份”而歧视他们,反而尽可能地帮助她们夫妇。

使杨绛夫妇在当时的政治严冬里,心里时常能感受到一丝人间的温情。

1984年,杨绛根据这段经历写出了散文《老王》。

文中回忆了作者与老王的几段接触经历,通过杨绛看似平淡的描写,更凸显出老王的一种朴素的善良、一种地道的真诚。

杨绛对老王的死有所愧疚,是愧疚没有能更多更好地帮助老王。

这种帮助不只是物质层面,还有精神层面,不只是力所能及的,还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因此,作者愧疚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感伤却又无能为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73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