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诗

汉乐府诗,第1张

乐府诗 汉乐府,汉朝最具特色的诗歌体裁,是怎样为民发声的?

汉乐府的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东门行》《陌上桑》等,而一首《江南》,却清新活泼,婉丽动人。

《江南》.无名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魚戏莲叶间。

魚戏莲叶东,魚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魚戏莲叶南。

整首诗描写劳动场景,但又是比兴手法。

把.“莲叶”比喻成美丽的姑娘,“何田田”明指莲叶肥硕茂盛,暗喻姑娘丰姿卓约,姑娘数量成群。

“魚”暗喻小伙子。

小伙追逐姑娘一忽东,一忽西,一忽南,一忽北。

活泼动人的一场男女欢娱的场景。

这是早期劳动产生爱的表达。

汉乐府是怎样为民发声的?答案是:非也!汉乐府并非是为民发声,也并不是针对普罗大众的。

乐府,古代音乐官署。

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

"至武帝始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因兼及创作和收集民间诗歌、乐曲,遂称这种类型的诗歌为:"乐府诗。

"乐府诗,后人简称为:乐府。

也是属于古体诗的一种。

除了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和古体诗没有区别。

后世将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袭用乐府题名仿作的不合乐的作品,统称为:乐府。

至宋元以后,也将配乐歌唱的词、散曲等,亦称为:乐府。

由此可见,乐府,实际上已是官僚贵族专享的一种娱乐形式。

所以,后世有称:"阳春白雪,和者甚寡,下里巴人,和者数众…"(祥见毛泽东主席语)。

题中,阳春白雪,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深的歌曲,后指高深却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指同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即巴蜀的人民。

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

后来泛指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

由此可见,任何时代的任何文艺作品,都是为人民服务,为普通大众服务的。

为贵族阶级服务而产生的任何娱乐形式,只能是一时的,短暂的,而且会严重的束缚了思想的自由表达,造就的是绮丽柔弱的文风。

只有改革创新,"为时而著,为事而作。

"使作品的形式与现实生活取得密切的联系,才能更好更真实地反映当今社会的真实情况,发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并得到更好更新更高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76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