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第1张

论语七则 用几句《论语》编辑成一套年轻人终身恪守的箴言,大家看用那几句最合适?

我编辑一下。

为人:德不孤,必有邻。

处事:礼之用,和为贵。

用人:见贤思齐。

帮人:君子成人之美。

成长:三人行,必有我师。

成熟:学而时习之。

奋斗: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经验:温故而知新。

成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让现代的年轻人拿着一部《论语》去读,能够读得进去的人应该不多,如果从《论语》中挑出三四句有助于年轻人提高自身修养及处世能力的话分享给他们,想来接受的人会多一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论语》作为儒家的开山之作,其主要内容当然是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展开,“处世”是“修身”的目的之一,故《论语》中关于修身、处世之警语比比皆是。

如果让大家从《论语》中挑四句最适合当代年轻人修身处世的话,肯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论不一必矣,世界的美好在于百花的争艳,故笔者于此抛砖引玉,先将自以为是者呈现给大家。

期待您的答案。

其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论语》中共出现两次,1.《论语·颜渊第十二》: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论语》以上的记述我们可以理解到:一、人的一生需要终身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一“恕”字,在于推己及人,以我之所欲,推知人亦欲之,以同理心“恕人”、“恕己”,最终达到“宽人”、“宽己”。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成的目的是“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大圣,不以功利诱人,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者,即算不能成大功,亦不失为幸福人。

《菜根谭》曰:“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其二、《论语·为政第二》: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一段记述的是子张向孔子请教升职的方法,实际上主要是问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孔子为子张指出了两点:一、言,要多注意聆听,对于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保留不言,对于自己有把握的地方谨慎发表意见,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

二、行,要多观察,对于自己尚无把握做好之处先保留,谨慎地做好自己有把握的事,这样做就可以减少做出以后让自己后悔的事。

孔子最后总结说“言寡尤,行寡悔”,升职就应该没问题了。

孔子教授自己弟子的方法似拙实巧,言不遗己忧,行不遗己悔,是每个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所必须严格注意的。

《菜根谭》曰: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

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淳朴、充实)。

至于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衰败凋零)气象矣!其三、《论语·子路第十三》: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此段是子夏要去做莒父宰,上任前询问孔子日后工作中要注意什么,孔子告诉他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无欲速“无欲速”是古人所反复告诫的,《老子》曰:“大器晚成。

”《周易·坤卦》曰:“君子有攸往。

”“攸”,水流貌。

《周易》在以此告诫人,做人做事要向流水那样,绵绵不绝,循序渐进地前进。

《沉思录》亦说:也要尽可能地善待自己。

不要拿自己和别人去比较,更不要与理想中的自己做比较。

人的完善是渐进的,需要有进两步退一步的努力过程。

二、无见小利《三国志》载曹 *** 评袁绍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曹 *** 此言非只在论袁绍,曹 *** 也是在论世人,世人亦是因此而成为碌碌无为之芸芸众生。

《叔苴子·内篇》载:大害必有小利为之媒,大利必有小害为之倪。

小利能掩大害,故知避者寡;小害能隐大利,故知趋者希。

孔子最后总结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之言历久弥新,新时代的年轻人同样需要特别注意这两点,急功近利、因小失大,是古往今来年轻人最易犯的错误。

《菜根谭》: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知此,可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其四、《论语·述而第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本节是孔子的自述,虽寥寥数语,不但将自己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且尽显文学之美。

喝着凉白水、吃着粗糙的食物,枕着自己的胳膊睡觉,依然怡然自乐,这显然就是一幅高士图。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追求美好生活不能建立在厌恶清贫生活之上,故孔子继续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之所以如此强调,因为人一旦产生厌恶清贫生活之心,则贪心必生,《左传》曰:“怀(贪慕富贵)必贪(必起贪婪之心),贪必谋人;谋人,人亦谋己。

”贪心一起,邪念必生,这是笔者将此句送给天下年轻人的原因。

《沉思录》说:对金钱、地位和竞争的过分看重,会损害我们的人际关系。

除非我们节制自己的欲望,并认识到它们是多么的肤浅和短暂,否则我们就不会过上欣欣向荣的生活。

《菜根谭》曰: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读半部《论语》对年轻人来说还是有些困难,还好,治理天下本就是极少数人参与之事,一般人如能将笔者所荐这四句《论语》谨守不失,亦足可保畅行天下终生无忧!“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好东西需分享,认可本文观点者,应分享此文。

否,为年轻人者,是为不重友道;为年长者,是为不重子侄。

当然,不认可本文观点则另当别论。

(关注【重日易学】,阅读本篇姊妹篇《国学的经验,年轻人如何快速提升自己的学识与修养》,精彩好文,期待您的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775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