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故事

病房里的故事,第1张

病房里的故事 你们在病房里见过最温暖的故事是什么?

患难见真情。

尤其是在病中。

我没有见过对老婆那么温存的男人。

我家海对我已经是难能可贵,但是跟同病房的老叶大哥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那年,老叶大哥70岁。

他老婆王姐62岁。

王姐不知道得的什么癌?(他家人不让说,一直瞒着王姐,只说是良性肿瘤)王姐躺在床上起不来,白白胖胖的,躺着的时候看不出来有病的样子。

许是躺得太久了,心情不好,成天对着老叶大哥大呼小叫的,不是嫌弃饭菜不好吃,就是嫌弃老叶大哥动作慢……反正有各种斥责他的理由。

老叶大哥总是陪着笑脸,各种地哄着王姐。

王姐说什么是什么,有求必应,能够做到的自然不在话下,不能做到的,想方设法也会达到王姐的要求。

王姐是一个干净利索人。

每天早上醒了即使是躺在床上,也是各种梳洗。

洗脸刷牙擦身,有时候还要洗头。

这些平常人看起来真的是小事,但是在病房里,对一个起不来的人来说,真的是很麻烦。

老叶大哥必须先打一壶热水,再接一盆冷水,然后兑好水,给她一点点的擦洗,一盆水肯定是不行,中间还要换水。

每天,为了不至于太碍事,病房里人多,他俩都抢在大家伙没有起来之前办这些事。

然后,再伺候王姐吃早餐。

再然后,大夫上班了,王姐就要打点滴,进行治疗了……且不说白天了,到了晚上,王姐睡觉前还是跟早上起床一样的程序。

梳洗擦身,她洗一回半小时下不来。

我看着都累得慌,不光自己累,照顾她的老叶大哥可想而知,得累成啥样?更让你想不到的是,老叶大哥晚上躺在旁边的病床上(那时候没有疫情,晚上空床多,放疗病房里的病人白天放疗,晚上就回家了),他的手机设了闹铃,两小时一次,起来看看王姐有没有什么事,需不需要上厕所?喝水?就这样,日复一日,老叶大哥的脸都熬得不是色了。

王姐有好几个姐妹,她们有时候白天会过来送一些饭菜,过来看看王姐。

但是住院期间,一直以来都是老叶大哥在医院看着,从来就没有人替他,让他回家歇歇,好好睡一觉。

因为他不让,他说,王姐他照顾习惯了,在医院里,这些事不能假手他人,他必须亲力亲为。

对这个男人,我真的是肃然起敬。

我认为,作为一个女人,能嫁一个这样的男人,这辈子太值了!于是,我们病房里的全体病人病人家属都夸他。

他笑呵呵地对我们说,男人嘛,就是应该照顾女人的。

何况,这是我自己的女人!而今,我已经有3年没有见过这对夫妻了。

不知道王姐最终怎么样了?可是老叶大哥的美好的丈夫的形象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1.是四月份晚上十一点左右,120送来一个车祸伤的小孩,颅骨骨折,小半边脑袋都是皮下血肿,孩子清醒。

妈妈也挺严重的,右侧脸全部肿胀淤青,右眼已经被挤得无法自己睁开(用手帮助睁开,眼白已经全部变红),右侧耳朵带耳环的位置也有点撕扯伤不停渗血(估计车祸的时候耳环刮掉把耳朵弄伤了)。

自己伤成这样我们多次劝她赶紧去眼科医院就医(我所在医院是儿科专科),他妈妈还是不放心孩子,一直到我们把孩子平安转入病房后她才走。

其实当时除了他妈妈,还有他爸爸和七八个舅舅叔叔这类的家属。

但是他妈妈的牵挂和舍己让我感觉到母爱是有多伟大!2.是我亲身经历,去年冬天医院最忙的时候,早上8点交班时连续来了两个抢救的,我们一组下夜班的五个人顾不得一夜的疲惫加上早班的三个人直接投入了抢救。

两个孩子都很严重,来的时候已经属于休克状态,一个已经无自主呼吸,CPR、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血气分析等等一系列,终于把无自主呼吸的孩子心率按了回来,另一个休克的孩子氧分压也能到90左右。

接着开启绿色通道,让家属办手续就往重症监护室送。

全部手续办完,病情交代清楚已经快11点了。

其实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不觉得有什么辛苦的,但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前一天的18点左右吃的一顿饭,直到第二天中午还没吃。

前一天的21点开始工作、一夜不断奔波、说话、治疗、扎针、抢救等高压高强度高度精神紧张,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放松……那天11点交接清楚下班,我们五个人坐在更衣室里一言不发,真的累的一点儿多余的劲儿都没了。

休息了很久才换衣服回家。

但是,再辛苦,这两个孩子的命回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825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