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疆域

唐朝疆域,第1张

唐朝疆域 唐朝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疆域?

唐朝他的强大,源于他补充了新的新鲜血液,源于大一统的观念深入人心,源于天下分久必合的一种理念。

唐朝是中国继汉朝之后的又一个辉煌伟大的朝代。

中国古代自秦国统一天下后,由于社会制度的改变,新旧社会制度总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社会剧烈的变革,使的统一的秦朝在反复的拉锯玩斗争中被推翻,最终被汉朝所取代。

汉朝吸取秦朝得实,改善统治方式,最终巩固了秦朝所做的大部分工作。

统一人文思想、统一社会制度、统一人心等等工作。

在秦朝疆域的基础上,四处开拓,击败匈奴,控制西域。

开创了汉家四百年基业。

当然中间有过内乱,分为了东西汉,但是总体上几乎没有外来的势力致命威胁。

内部外戚和宦官的内斗,终于腐蚀了汉朝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势力出现,最终三家分汉,魏蜀吴出现。

之后司马家的晋朝统一了天下,祸事出来了 晋朝内部更是为了皇权开始自相残杀,八王之乱内斗打烂了晋朝统治根基。

原本在汉朝摆平的周围游牧民族也成为了八王之乱利用的资源。

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贵族军事集团,尾大不掉,纷纷拥兵自重,开疆扩土,史称五胡乱华。

晋朝在北方的宗室全部被杀。

离得原点的宗室人员纷纷难度长江,并建立了东晋。

史称永嘉之乱。

之后古代中国出现了历史上长达300年的分裂时期。

到了最后时期在北方形成了汉化的鲜卑宇文家族的北周政权和鲜卑化汉人高氏家族的北齐政权,南方则是宋齐梁陈替代的政权。

最终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北周政权,攻灭了北齐政权,建立隋朝, 之后南征南陈,再次统一了中国。

隋朝说白了就是由关陇集团统一的。

当时的隋朝也是很强大,但是由于军事强大,但是政治层面上却是很混乱,最终隋朝杨家皇权,被同是关关陇集团的另一家取得,当然这个中间有很多故事,再次不一一细说。

总之,隋朝在同治时期也是极力减弱摆脱关陇集团的政治影响,最后没有成功,引起了关陇集团的反对,外加战争频繁,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最终双重压力下,被唐朝取代。

唐朝是个经历者和后来者,清楚的看到了隋朝的灭亡本质,所以李唐一边搞好关陇贵族的团结,一边发展科举制度,任人唯贤。

说白了唐朝民族团结搞得好,由于关陇集团是一个军事贵族集团,所以能征善战之士很多,所以武功建树方面很厉害。

对内科举制度的完善,对文治方面也是很有益处,最终文治武功方面唐朝是做的最好的。

国土面积鼎盛时期达到了1300万平方公里。

由于当时的关陇贵族集团,不是以民族来聚拢的,而是以利益集结在一起的,所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李氏在入主长安之前,很多人的妻女都是鲜卑族的,所以李世民也是有鲜卑人血统。

这就使得唐朝有包容的民族政策,使的唐朝人才济济。

当然汉族也是不断吸纳别的民族,才成为世界最大的民族的。

现在我们提出了中华民族,才是共同的族别。

我是玉之溪,共同探讨历史。

唐朝开国之后逐渐结束了自隋末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并统一了全国,唐太宗和唐高宗执政期间不断对突厥、薛延陀、吐谷浑、西域诸国(高昌、龟兹等)等国家作战并消灭了这些政权,由此逐渐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区。

唐高宗龙朔年间唐朝疆域面积达到最大值,武周时期突厥复国致使漠北及贝加尔湖等地区复归突厥。

安史之乱、朱泚之乱、藩镇之祸等内讧削弱了唐朝,公元790年以后西域被吐蕃逐渐攻占。

公元851年,汉人张议潮占据河西、陇右,归附于唐朝。

唐朝末期疆域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唐朝拥有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咸海,最北曾经到达西伯利亚,最东曾经到达萨哈林岛(库页岛),最南至北纬18°,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唐朝刚开始的时候,国土就开始慢慢的扩张。

大约六百三十年的时候,唐朝就灭掉东厥,将漠南一带的领域划入自己的版图之中,后来又将大漠的南北都归入了自己的地界。

接着又灭掉西突厥,将自己的领地一度的延伸到了波斯。

所以当时的唐朝领土区域可以说是非常的广阔。

为什么唐高宗时期领土面积会有这么大呢?通过分析得知以下几点:第一,唐高宗班底厚!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

第二,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第三,政治手段高明!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

第四,敢于扩张!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

唐朝的疆域曾一度达到1300多万平方千米,是当时世界上疆域面积最大的国家。

其实,唐朝疆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广阔,它的扩展经历了数代帝王的艰苦奋斗,才最终成长为“世界性帝国”。

李渊进入关中后,收复了延安、弘化等地,梁师都的势力渐衰。

628年,李世民派柴绍、薛万彻将其攻灭。

至此,唐朝完成全国的统一,实控疆域面积达 360万 平方千米。

唐朝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很多,为有效管理突厥、回鹘、铁勒、室韦、契丹、靺鞨、等各民族,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以及大量隶属于六大都护府的都督府和羁縻州。

但安史之乱后数十年间,由于大量河陇边兵参与平乱导致边防空虚,吐蕃趁势进逼,并占领河陇及湟水地区,而河套地区则仍由天德军与振武军管辖。

直到晚唐大中至咸通年间沙州人张议潮起兵收复河陇地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并趁吐蕃内乱,于咸通七年击溃吐蕃,使其分裂为一百多个部落。

唐代开创了中国政区史上道和府的建制。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十道,不过这些道没实际权力,唐代城市等级主要是总管府、都督府、节度使等,府以下为州、县。

贞观十四年(640年),全国共设360州(府),下辖1557县。

开元年间又将山南、江南各分东西,并增置京畿、都畿、黔中道,形成十五道的格局。

道下设州、府,州、府下再设县,开元末年,全国共有州、府三百二十八座,县一千五百七十三座。

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

武周时期漠北陷落于后突厥,安史之乱后西域被吐蕃攻占,到晚唐时缩水至汉地,但仍保有河套地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86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