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

范进,第1张

范进 有网友问:范进最后当了多大的官?

其实,范进这只是个虚构的人物,范进的最后情形有许多具体实例,如《制台见洋人》,范进中举后也可能变成“在他手下当差的人甚多巡捕、戈什,喝了去,骂了来,轻则脚踢,重则马捧,越发不必问的了 ”的“文制台”,也可能变成恪遵功令写小字的“淮安府”,给文制台的官威来个反讽说:“卑府自从殿试,朝考以及考差、考御史,一直是恪遵功令,写的小字,皇上取的亦就是这个小字。

如今做了外官,倒不晓得大帅是同皇上相反,一个个是要看大字的,这个只好等卑府慢慢学起来。

但是今时这两件事情都是刻不可缓的,所以卑府才赶到省里来面回大帅,若等卑府把大字学好了,那可来不及了。

”当然,据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说:三年之后,范进进京会试,中了进士。

被授予了部属的职位,又考上了御史,社会地位一路升高。

为官数年后,范进被钦点山东学道,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

按照书中记载,直到范进离世时,家中还是盛景,可见,范进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

总之,韩毓海的《五百年来谁著史》《重读毛泽东》等写了许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并把自宋以降的问题都归结为形官主义这个祸根,迄今也没有绝迹,制约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韩毓海说:“所谓理论脱离实际、生活脱离群众、八股文风,这些都是士大夫阶级的痼疾。

”宋代以来作为治理者的士大夫,几乎无人敢于立德,更无人敢于“立功”,甚至无人敢于说真活。

所剩余者,无非就是沿着既成的规则,奴颜婢膝,吹牛拍马、想方设法往上爬——而这就是叶适所谓:“士大夫之职业,虽皮肤蹇浅者亦不复修治,而专从事于奔走进取”。

光绪帝在1901年的《变法上谕》感叹:“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太多,豪杰之士少。

文法者,庸人借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

公事以文牍相往来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国家者在一利字。

”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好在我们有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一定会变成“最大增量”的。

最后,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有的形形色色的“形官主义”。

都会被信息化“一网打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886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