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的首都

哥伦比亚的首都,第1张

哥伦比亚的首都 哥伦比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哥伦比亚这个国家,但却又相当陌生,毕竟这个南美洲的国度与北京有13个小时时差的国家与我们有万里之遥。

哥伦比亚是南美洲第四大国,也是全球著名的咖啡与祖母绿产地,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拉美地区的中等,但在世界上仍旧是个欠发达的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与存在感都没那么强烈。

作为南美洲唯一同时拥有两大洋海岸线的国家,哥伦比亚面积超过114万平方公里。

三分之二都是热带雨林茂盛的大河冲击平原,另外三分之一是古火山喷发与板块冲击形成的熔岩高原。

与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类似,哥伦比亚的人口也主要分布在沿海与凉爽平坦的高原地区,热带雨林广布的平原人口稀少。

哥伦比亚资源丰富,早在印加帝国时代,这里就是著名的黄金产地,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对这里的贵金属资源趋之若鹜。

另外,哥伦比亚也是南美洲少数煤炭产地,铁矿石、石油等产量也相当巨大。

哥伦比亚的绿宝石无论储量还是产量、质量都位居全球之首,占据全球绿宝石市场份额一半以上。

数百年的殖民统治,加上近现代哥伦比亚局势动荡权力更迭频繁,各种犯罪暴力活动也愈演愈烈,使得如今的哥伦比亚经济实力并不算强大。

经济总量不过3000多亿美元,人均7000多美元。

工业中超过70%都是轻工业,不过哥伦比亚的香蕉、咖啡与花卉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就综合国力来说,哥伦比亚在南美洲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个有区域性影响的国家。

因为历史原因,哥伦比亚深受印第安与西班牙文化影响,通用西班牙语,信奉天主教为主。

而很多传统风俗习惯,仍旧有很多当地印第安人的特色。

很多人知道哥伦比亚, 或许是因为一部美剧:《毒枭》。

《毒枭》主角的原型,是曾经闻名世界的毒枭埃斯科瓦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曾一度垄断了全球的可卡因交易,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7大富豪之一,拥有4万装备精良的武装部队,甚至包括战斗机。

在他当权的几十年,哥伦比亚成为了令全世界恐惧的暴力国度。

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Pablo Escobar)如今,毒枭已逝,他给这个国家留下了怎样的“遗产”?毒品、武器和暴力,是否依然纠缠着这个国家?带着这些问题,2018年,为了拍摄《我们的侣行》第二季,我们来到了哥伦比亚。

独特的摩托头盔初到哥伦比亚,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遍地的摩托车。

每个人都带着头盔,头盔上则无一例外地印着号码。

我还在首都波哥大,体验当了一天的“摩的”司机…头盔上印号码——这是哥伦比亚独一无二的“交规”。

上世纪80年代,伴随埃斯科瓦尔所控制的麦德林集团崛起,哥伦比亚流行起了飞车杀人。

新闻资料图片年轻的杀手被麦德林集团所雇佣,杀死一名警察或士兵,能得到约2000美元。

杀死一个将军的酬劳则是88万美元。

1993年,埃斯科瓦尔被击毙。

“职业杀手”这一毒瘤,却作为麦德林集团的遗产而残存下来。

这些少年除了杀人,没有任何谋生技能,只能在毒品和内战造就的蛮荒世界,继续杀戮博取生存。

毒枭逝去,谋杀的数量不减反增。

每次杀人的酬劳,甚至一度降到了200美元。

这些杀手总是用速度最快的摩托车,摩托车一度成了黑帮力量的象征。

2000年左右,哥伦比亚政府没办法,只能规定所有骑车的人,头盔上都得印上和摩托车一样的车牌号。

晚上出门还要穿上带反光条的背心,后背也必须要有车牌号。

这样,如果是杀人者,更容易被指认;如果是受害者,也更容易找到家属。

过去10年,哥伦比亚的杀人案有所下降,但毒贩运毒、黑帮抢劫,仍会大量使用摩托车。

背心取消了。

但标有车牌号的头盔,一直保留着。

防d衣也时尚暴力时代留给哥伦比亚的另一个遗产,就是如今人们走在波哥大街头,进入一家商店,会发现这些看上去挺时尚的衣服,其实都是防d衣。

这是一件防d的背心。

这是适合女性的防d羽绒服。

这是一个特殊的公文包。

平时拎着,看着没啥特殊的。

但一旦遇到危险,公文包马上可以散开,成了一个防d盾牌。

人可以躲在后面,甚至还可以抽q还击。

这家商店的老板,叫米格尔·卡瓦列罗斯。

许多年前,还在读大学的他,在犯罪横行的国度发现了独特的商机:达官显贵们,想尽一切办法来保命。

然而传统的防d衣笨重、老旧、不舒服。

于是,他利用凯夫拉尔纤维等材料,研发了各种时尚的防d衣,不仅款式新颖,而且轻便舒适。

甚至还有适合儿童穿戴的防d书包,以及为牧师制作的防d圣经封面。

如今,这些防d衣很受欢迎,不仅在哥伦比亚畅销,欧洲皇室、中东王子、好莱坞明星,都是他们的顾客。

该公司的员工甚至会以身试d,来证明自己产品的质量。

难得陪梁红逛一逛商店,给她买身衣服。

不过别人买的是LV,我给媳妇儿买的是…防d衣…黑帮“肢解屋”“肢解屋”,西语里有个专门的词汇“casa de pique”,按字面意思,就是用于肢解尸体的地方。

在哥伦比亚有不少“失踪”的人,就是被黑帮带到这里,随后完全消失,连施暴的痕迹也被完全抹去。

新闻资料图片花了很长时间,通过各种关系,我们辗转联系到了拥有“肢解屋”的当地黑帮头目。

更意外的是,黑帮头目痛快地同意了我们的采访。

哥伦比亚真是个很神奇的地方。

心虚,但还是想去看看。

开车了绕了很久,终于抵达波哥大这个黑帮所在的贫民窟。

出发前,我们故意让黑帮知道,这伙中国人一共8人,但去的只有5人,其他3人不去。

这是我们希望传达的信息:如果我们无法返回,他们就会马上报警。

车子很快开到一个小巷,前后的路,都被小车挡住了,没法前进也没法后退。

走过来两个小弟,带着头套,完全看不到眼睛外的五官。

这两人一句话不说,到车上翻了个底儿朝天。

过了一会,说让下车。

我们就跟着他们,拐进一个小巷,走了一百多米,前方一个小铁门,就是黑帮的据点刚进门,回过头,一个黑帮成员拿着霰dq,守在门后。

这时候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既来之,则安之。

进到房间里,黑帮的“老大”和“副手”在屋里等着我们。

他们也都是带着q的。

简单寒暄聊了两句,“老大”把手里的一把q递给了旁边的“副手”,另一只手还牢牢握着另一把q。

屋子里还站满了其他的黑帮成员,可以说我们完全被“堵”在屋子里了。

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q,每个人的手都一直扣着扳机。

我们特别紧张,但也无奈。

就算之前做了各种预案,在这儿也是白搭。

我们问这个“老大”,为什么要把尸体肢解掉?他说是为了让社会畏惧。

如果有人侵犯了他们的“家人”,他们就会把人杀掉,然后肢解,让别人不敢惹他们。

周边这一带区域都是他们的地盘,居民要给他们交保护费。

桌面上摆着的一堆钞票和硬币,就是这几天的收入。

让我们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个很年轻的黑帮成员,他只有15岁,眼神里还有那么一丝稚嫩。

黑帮老大说:“他才只有15岁,才杀了6个人,他杀的人还很少。

”我们无言以对。

15岁,按说还只是个孩子,手里却已经攥了好几条人命。

气氛太压抑了。

我们匆匆跟黑帮“老大”道别,然后尽快离开了那里。

这次我们没有去到真正动刀子的“肢解屋”,却已充分感受到了他们的残忍。

他们绝不是简单的“黑社会”几个字就可以形容的。

暴力之城的树洞哥伦比亚并不仅有这种彻底的沉重黑暗。

这个很帅的医生,叫路易斯。

他是「无国界医生」驻布埃纳文图拉办公室的负责人。

布埃纳文图拉是哥伦比亚最繁忙的港口城市。

然而,毒贩黑帮的争斗,曾把这里变成了太平洋沿岸最暴力和谋杀率最高的城市。

甚至因为抛尸,船舶停泊的水域,也变成了阴森恐怖的水中墓地。

就在2014年前后3年,有超过5万名居民因暴力被迫逃离这座城市。

新闻资料图片也是在2015年,路易斯和同事们来到这里,开始了「无国界医生」的工作,为暴力和性暴力受害者提供医疗和心理服务。

布埃纳文图拉超过40万,却没有一个精神科医生。

长期的危险环境,在人们心里种下黑暗的种子:焦虑、抑郁症、自杀倾向、创伤后应激障碍……路易斯和同事们,为城里需要心理治疗的患者竭尽全力。

他们开设的心理求助热线,仿佛就是这座城市的树洞,为那些压抑和伤痛提供了唯一的出口。

路易斯说,在布埃纳文图拉,他们无法独自外出。

出行是件危险的事。

但与害怕相比,看到周遭发生的一切,能帮助别人,是一件更好的事。

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求助者的画。

他和同事们最高兴的,是这些饱受伤害的人,在这里重拾勇气,重新去描绘那些关于生活的美好想象。

麦德林的少年足球队麦德林,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也曾是全世界最大的贩毒集团麦德林集团的所在地,被称为"黑帮之城"。

其中的13号街区更是臭名昭著,曾是毒枭埃斯科瓦尔牢牢控制的地盘。

后来,帮派武装的势力被政府基本清除出去,一群年轻人也站了出来。

他们想要通过说唱、街舞、涂鸦、足球等方式,将这里的年轻人从暴力之中解救出来。

他们说,艺术会拯救这座城市。

我们在这里,还遇到了一个足球队。

它有个好听的名字:“生命与和平的种子”。

俱乐部的教练威林顿·卡诺,曾在多个职业队踢球。

2008年,他放弃了25年的职业生涯,回到13号街区,找到了一块荒废的土地,除去野草,建起了这支足球队。

他明白,生命可以做的,远比自己独自去进攻防守,要多得多。

和这些孩子在一起,卡诺很开心。

他努力让孩子们远离毒品、犯罪和暴力,拥有新的梦想和人生选择。

在哥伦比亚,很多杀手都是10多岁的少年。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即便杀人被捕,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

所以一些犯罪分子,就拉孩子们去干这些事儿。

可以说,这个足球队是抢了犯罪分子们的“生意”。

足球队成立十年,已有3名足球少年死于各种暴力事件。

但足球的梦想,已经在这些孩子心里慢慢扎根。

一个叫圣地亚哥的12岁孩子,对我们说:“足球就是我全部的生命,我希望能参加联赛成为传奇。

”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眼睛里有一种神采在飞扬。

我相信,他可以的。

临走前,我们跟这些足球少年们合了一个影。

说不定,这些人里面就有未来哥伦比亚的C罗、梅西、内马尔。

谁敢说不是呢?毕竟,南美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PS:更多哥伦比亚的故事,请在「腾讯视频」搜索《我们的侣行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93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