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意思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意思,第1张

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焉意思 为什么历史上对于隋朝的评价是“其兴也忽也,其亡也速也”?

答:其兴也突也,其亡也速也。

字面意思为,兴旺的太突然了,灭亡的速度也太快了。

这就是说,隋朝建立的时间太快了,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了,但壮大起来后,被取代的也太快了。

中国历史自汉朝东汉末年后进入了长达300余年的分裂动乱其,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朝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此起彼伏的建立灭亡在建立,相互取代,相互攻伐,哀鸿遍野。

符坚建立的大秦统一了北方,进而想要统一南方,肥水之战一败涂地,被东晋击败,被杀。

最后北方的政权最终北齐和北周两个国家控制。

而南方,东晋灭亡,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更替的朝代。

到了南北朝后期,北周国戚杨坚,取代宇文家族,获得实权控制了北周,进而灭了北齐,再次统一北方。

后改国号为隋朝,并开始了南征,通过多年的战争最终统一了全国。

建立大隋,是为隋文帝,由于国家的统一战乱少了,国家开始了大力建设,人口大幅增长,经济大幅度的提高,到了隋文帝晚期,隋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繁荣。

由于隋朝是建立在关陇门阀的基石之上的,门阀家族实力很大,把持官场,寒门很难进入官场,人才很难找。

隋朝就建立了科举制度,通过科举考试,取士,得罪了门阀。

后来隋炀帝,继续政治改革,为了发展经济,修建京杭大运河,同时对高句丽地方政权开展军事行动,但几次用兵失利,激化了社会矛盾,门阀贵族从中作梗,最终全国各地出现了反隋起义。

隋炀帝在战乱中被门阀贵族代表宇文化及所杀。

隋文帝的连襟唐工公李渊也趁势起兵,最终平定各地叛乱,建立了大唐。

其实这只是关陇贵族之间的一次权利力斗争,最终全力还是在关陇集团的手中,由于战乱关陇集团的势力也由此开始弱化了,直达唐朝末年,关陇贵族成为历史名词纵观隋朝建立到被取代只经历了两个皇帝,但他的意义重大,就好比秦朝汉汉朝样,为他人做嫁衣裳。

成全了了唐朝!!!图文原创,纯手工手机打字,只为开通悟空红包!觉得可以点个赞哦,或者转发一下,谢谢喽!!!

题主所说的“其兴也忽也,其亡也速也”和左传中所提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隋朝自公元581年建立至618年灭亡,共37年历三世。

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并不能磨灭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存在感,隋朝一般于唐朝齐称为隋唐。

可以说唐代的昌盛也得于隋朝的一些制度。

日本还曾派遣隋史前往中国学习。

那为什么说隋朝“其兴也突也,其亡也速也”呢? 隋文帝杨坚代周立隋后,派杨广灭了南陈统一了全国,使中国结束了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隋文帝开皇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

隋文帝杨坚建隋后,废除了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以及府兵将领恢复汉姓。

另外,隋朝在选官上废除了弊端已久的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来进行选拔官员;而在在官僚制度方面,杨坚采用五省六曹制,即后来的五省六部制,是为唐代三省六部制之奠基。

杨坚励精图治,崇尚节俭,发展生产,对社会各个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对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起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社会富足,全国安宁,编户大增,仓储丰实,南北民众得以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而到了隋炀帝时期,因为炀帝大兴土木,一改文帝的节俭之风,修建京杭大运河。

后又频繁发动战争,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引得民怨人忿,最后爆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最后致使国家也灭亡了。

所以说隋朝“其兴也忽也,其亡也速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97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