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制度

刺史制度,第1张

刺史制度 古代州级主官为啥叫刺史这个怪怪的名字?

“刺史”古代官职名称。

秦朝时就有皇帝派遣御史监察各州,到了西汉时,承秦制,有丞相派官员监察天下各州郡。

到汉武帝时,他派官员行刺于各州(天下十三州),监督调查各地官员。

“刺”指的是监督,监察,质问;“史”指官员,御史的意思。

开始时“刺史”相当于监察部直属官员,专门监督各地方官员及其工作。

到东汉,刺史变成了州牧,下放成了地方官员,权利扩大了不少。

刺史唐朝的一个官职,正厅级,地级市领导。

原来是汉朝的监察部在地方的分支机构,负责监察工作,后来唐朝就把各路的地级市的长官叫做刺史。

地级市的官员叫做刺史和地方称为省的由来差不多。

在唐宋各地方不叫省,叫做路,比如山东路,山西路。

到了元朝才把路改为省。

省就是原来中书省在各地方的分支机构,叫做行省,到了元朝就直接把各地方叫做省。

所以刺史的由来和行省的由来基本上如出一辙。

唐朝的刺史一般是正四品,负责地级市和各县的军事和行政,东汉时期叫做牧,唐叫刺史,宋朝以后元,明清叫做府或州。

现在叫做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975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