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作用

根的作用,第1张

根的作用 什么是根服务器,有什么作用,中国现在有这样的技术发展根服务器吗?

简单来说:根服务器就是域名解析系统中最上层的服务器,对最终域名解析进行服务。

要知道什么是根服务器,就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互联网运行基础、IP地址、域名、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系统)这几个东东。

1、基本概念互联网运行是以IP地址和MAC地址为基础的,机器的世界里,最底层简单能识别的是IP地址和MAC地址,每个主机都分配一个不重复的IP地址和MAC地址,数据交换的时候才得以正常进行。

因为多数人不会记住一个系统的IP地址,所以形成了一个域名(主机名)和IP地址之间的数据库,这样人们只要记住域名就可以访问想访问的主机了。

2、域名解析这个从域名访问到找出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就是DNS,即域名解析,完成域名解析的服务器就是域名解析服务器,借用百度上的一张图来看下这个过程,域名区域是按照区域来完成的,区域由小区域和大区域组成,如果需要访问全球的域名,才需要。

3、区域解析和根服务器那么全球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是怎么分布的呢,为了保证域名解析的正确和有效性,Internet协会把全球分成了3个区域:美国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美国及其他地区)、欧洲网络信息中心(负责欧洲地区)、日本网络信息中心(负责亚洲地区),这3个地区共13台服务节点来处理全球的域名解析服务,这13个节点就是域名解析的最顶级的根服务器。

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大量的域名解析不需要在最定级的根服务器完成,比如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具有国内所有域名的对应信息,这个时候中国网络信息中心就可以完成国内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是国内节点的根服务器。

所以根服务器带有区域属性。

4、中国的域名解析作为强大的中国,当然是有这项技术的发展根服务器的,中国不仅有区域根服务器,也有全部自己的域名和域名解析系统。

所谓根服务器和域名解析有个很好的对比例子:比如你要去找一个人的身份z和名字的对应关系,首先你去派出所查本地人口,查不到就去分局、再去市局、省厅、直到公安部。

这时候公安部的户籍信息,就是人口信息的根,大致如此。

根服务器是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谁掌握了根服务器,谁就有对互联网的“最终解释权”。

中国在IPv4时代没有自己的根服务器,目前正在争取在IPv6时代让根服务器在中国落地。

要理解什么是根服务器,必须要先理解互联网的一些基本概念:1. 互联网中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类似于身份z号码的编号,称之为“IP地址”。

(例如:我现在电脑上网用的IP地址是114.88.125.241)2. 由于IP地址众多(IPv4协议下约有43亿个),我们不可能把百度、淘宝、今日头条等所有网站的IP地址全都记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NS(“域名系统”)被用来给IP地址分配一个好记的名字(“域名”),就像我们称呼别人的时候不会用他的身份z号码,而是用他的名字一样。

(下图是用Ping命令找到的今日头条网站的IP地址)3.域名是一个分级的结构,例如www.wukong.com,它的顶级域名是.com,二级域名是wukong.com,三级域名(服务器主机名)才是www.wukong.com。

所以要访问百度网站,在没有本地DNS缓存的情况下,首先要通过根服务器找到顶级域名服务器,再找到二级域名服务器,最后找到三级域名服务器返回主机名www.wukong.com 对应的IP地址才能访问。

简单的说,根服务器就是互联网世界的“主目录”,是互联网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IPv4时代根服务器的数量限制IPv4是“互联网协议第4版”的简称,也是目前全球互联网使用最广泛的核心协议。

由于该协议存在的技术限制(每个UDP包长度为512字节),导致了IPv4时代全球的根服务器数量总共只有13台。

而互联网最初诞生于美国,所以这13台根服务器中的10台在美国(包括1台主根服务器和9台辅根服务器),2台在欧洲(英国和瑞典),一台在日本。

不仅如此,美国的威瑞信(VeriSign)公司除了控制着两个根服务器以外,还是.com、.net、.cc、.edu等顶级域名的注册管理机构。

也就是说,只要美国愿意的话,想掐断哪个网站(比如 例如: abc.com或xyz.net),技术上完全有能力做到;同时美国也可以获取发往根服务器和顶级域名服务器的域名解析请求信息,进行长期监测和统计,这些对于没有根服务器的国家将会构成巨大的网络安全隐患!IPv6时代的历史机遇由于IPv4时代的IP地址数量有限(约43亿个),而目前全球网民已经突破了40亿;并且将要到来的物联网时代在线设备的数量将远超网民数量,显然IPv4协议中的IP地址数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根据目前的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将逐步过渡到IPv6协议,该协议中IP地址的数量可以使得“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能有一个IP地址”,并且随之而来还有一个特大的利好消息:IPv6中根服务器的数量不再限制于13台!也就是说,中国在IPv6时代有机会部署属于自己的根服务器!中国发起,多方参与的“雪人计划”在全球从IPv4向IPv6过渡的关键时间点上,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BII)于2015年6月23日发起,联合日本WIDE机构(M根运营者)、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Paul Vixiez(保罗·维克西)博士、互联网域名工程中心(ZDNS)等全球组织和个人共同创立和发起了“雪人计划”。

截止2017年11月27日,在与现有IPv4根服务器体系架构充分兼容基础上,“雪人计划”在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形成了13台原有IPv4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

其中中国部署了4台根服务器,由1台主根服务器和3台辅根服务器组成,打破了中国过去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

“雪人计划”的局限性许多新闻报道中提到了“雪人计划”在中国部署了4台根服务器,严格地来说,这不能算“正式”的根服务器。

首先,“雪人计划”实际上是一个在测试环境中的实验项目,而非生产环境中的部署,并且这个测试项目将会在2018年停止。

其次,从技术上来看,根服务器之间也并非完全平等,“雪人计划”中的25台IPv6根服务器其实是基于IPv4中F根服务器的拓展和分支,而并非独立的根服务器。

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的话来讲“IPv4的根服务器对IPv6的根服务器依然拥有解释权”。

也就是说,“雪人计划”中设立的根服务器只是在现有IPv4架构下的拓展,它的地位实际上要低于之前的13台IPv4根服务器。

“雪人计划”的真正意义虽然“雪人计划”只是一个测试项目,但是它的真正意义在于:1. 验证了IPv6时代根服务器可以突破13台的可能性,为中国部署属于自己的根服务器扫清了技术障碍。

2. 在全世界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达成了多方参与共同维护互联网的共识。

换句话说,中国已经完全有技术和影响力来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构建起一套新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从以上两点来看,“雪人计划”是中国对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战略布局,并且已经获得了成功!显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事务中,中国不再会只是一个参与者,而是一个规则制定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1991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