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纂

小纂,第1张

小纂 大篆小篆都是什么时代的书法?它们都有什么区别?

从时间上来说大篆就是秦朝以前的文字,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文字,皆用秦篆,即后来的小篆。

大篆起源于甲骨文,西周时代最为流行金文大篆,金文是经书写、制范,再浇铸而成的文字。

大篆相较于小篆节奏单调一些,小篆笔画更加圆润,结体略长,易于书写。

整个篆书系统从殷商开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甲骨文、大篆、小篆。

大篆又称箱文、钟鼎文、金文大篆是从般商甲骨文到秦代小篆近千年间使用的主要文字。

金文,主要是周代青铜器的铭文,属于大篆的体系,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金文铭刻于铜器,它不像甲骨文书法,偶尔还能在色甲鲁骨上见到毛笔书写而未及契刻的痕迹。

广义的大篆是相对于秦朝规范后的小篆而言的,可以包括秦统一之前的所有文字,如夏、商的金文(钟鼎文)(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周朝的籍文(史传周室王太史籍所作)。

实际上它们只能是长期逐渐形成,朝廷让个人或小集体收集加以规范并再创造一部分而成。

它的特点大略如下:1、汉字源于象形,大篆因为较古,所以最大的特点是多数象形(中间也有意会字);2、汉字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简直方正是社会发展中因交流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同为时间短的原因,大篆的笔划比较繁复(同形重叠较多);3、因为介质的原因,大篆多为硬物刻划,所以笔迹平直且粗细均匀;4、笔划平直、形多弧状,前期的硬瘦些,后期的稍圆润,弧直划交错结合成字;5、经周朝规范过的籍文形体更加规整,笔划更加匀称,并逐步摆脱了象形的束缚,打下了方块形体的基础;6、从直观上给人雄强凝重、严整而有韵致之感,这实在是客观书写物的限制加上人们生性追求美感自觉规范产生的结果,比照今人的思想当然更接近自然法则。

秦小篆的特点是在大篆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统一了全国的文字。

这种书体较大篆更趋简化,线条圆匀,字呈竖势。

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码、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小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

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

较大篆更为规范以上为个人归纳总结的见解,供参考研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081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