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是什么意思

乞巧节是什么意思,第1张

乞巧节是什么意思 乞巧节的形式是什么?有什么习俗?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家喻户晓。

每到七夕这天,成群结队的喜鹊开始忙碌起来,都去搭鹊桥,帮助牛郎织女相会。

牛郎织女他们久别重逢,有说不完的花语。

而人间也把七夕当成了节日,这就是乞巧节。

乞巧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早在汉代就形成了乞巧节。

织女是天上的仙女,能织五色云锦,王母就用织女织的锦装饰天空,那些美丽的彩霞就是织女织的云锦。

织女手巧,自然受到妇女们的爱戴。

过去的女人们都要做女红,所以妇女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双巧手。

于是,每逢七夕夜,女人们摆上时令水果,对着夜空,祭拜。

形式有:一 拜月。

女孩们对着月亮祭拜,祈福。

至于祈求具体什么,她们都藏在心底,会对着月亮轻轻地诉说。

二 拜织女。

对着夜空,参拜织女,乞巧。

求织女赐给自己智慧和一双巧手。

三 祈求好姻缘。

希望织女能保佑自己得一份好的姻缘,幸福一生。

四 吃巧果。

吃乞巧的水果,心愿达成。

至此,乞巧完毕了。

乞巧节,也就是七夕节,2006年已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七夕节已经成为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七夕即将到来之际,我祝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过七夕节,传承、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乞巧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就是通常所说的七夕,又被认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哦!大家不会忘记牛郎织女的故事吧?他们团聚的日子就是七夕。

今年七夕是2020年08月25日 星期二。

距离今天只有147天了哦。

说到七夕节,它最初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的,浪漫的中国文人将牵牛星和织女星人格化后,创作出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最早在《诗经》里有一首诗《大东》提到牛郎织女:“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意思是织女忙得没空纺织,闪闪的牵牛星也难以拉车载箱。

此后,勤劳的中国古人需要男女搭配干活,维持辛苦的生活,就为织女牛郎创作了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并固定成为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当代,西方有2月14情人节,中国百姓就想起我们的情人节,一个是元夕灯会情人节,另一个自然是七夕莫属了。

七夕除了情人节的文化含义外,更重要的是对女性美德、才能的一种赞颂,所以七夕又是乞巧节。

乞巧节以七作为巧的象征,茶碗、果盘、香炉、针都是七。

乞巧的主角都是女子。

她们在七夕夜,切磋女红如剪纸、穿针引线、摆果盘、制作物品赛巧,瞻拜织女星祈求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后来延伸出求子的内涵。

全国各地的乞巧形式和民俗活动各不相同。

福州民间称织女为“七夕奶”。

清朝,福州城市和郊区的妇女的七夕庆祝方式不一样。

城市妇女过七夕依然是引线穿针、祈求婚姻幸福等。

农村妇女要农田劳作,不能学刺绣女工,根据农村条件和习惯,且由于当时福州知府李拔推广田埂豆的缘故,七夕前蚕豆丰收了,不会刺绣乞巧的农妇就把蚕豆蒸煮熟了,分给大家品尝,叫作“分豆结缘”。

清朝光绪年间,福州诗人陈庚焕写诗《结缘行》:闽人本多情,豆为结缘炒。

闽人本多拙,未乞天孙巧。

晨兴十万灶,爆咤喧辰卯。

从此,福州人家的七夕节要蒸煮或爆炒蚕豆分给熟人,并且说:“结缘,结缘。

”希望邻里结欢喜缘、和好缘,永远和睦友爱。

也有的是炊盏糕、碗糕馈送亲友,比的是炒豆、蒸糕之巧。

近代福州七夕以孩子为主,父母七夕一早要炒豆给孩子去交换,彼此食指相勾拉,口说结善缘。

没想到吧,中国情人节(乞巧节)的内涵、形式比西方情人节的精致讲究多了。

不仅有神话传说和文学典故,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形式呢。

因为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们当代人要继续通过乞巧、结缘、庆祝情人节等形式把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下去,让人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就会感到生活甜蜜幸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16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