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骥

刘子骥,第1张

刘子骥 刘子骥怎么死的?

一个人的朋友圈很重要,如果有些文学界的朋友,某一篇文章或诗词中,一旦提及,就有可能名垂千古。

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可能是两个人,一个是李白笔下的汪伦,一个就是桃源民笔下的刘子骥了。

在《桃花源记》的最后一部分,陶渊明这样写道: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是否者的有,这不好说,反正,现在为了旅游,好多地方都主推“桃花源”,三水三心至少去过三个自称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旅游区,都描绘的是有鼻子有眼,不少地方还按照桃花源的描写,人工雕琢了很多的景观,甚至还故意安排了不少的群众演员,扮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但刘子骥这个人,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他是南阳郡安众县人,在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北一带,还是陶渊明的远房亲戚。

晋书·刘麟之传》和《晋书·隐逸传》中,都有记载,说他是“好游山泽”——看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刘子骥和陶渊明,都喜欢游山玩水,在山水田园之中,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但至于刘子骥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没有记载,只是陶渊明说“寻病终”,意思就是“不久后就死了”。

通过陶渊明的描写,我们知道,这个桃花源,简直是比天堂还天堂:外部环境,美不胜收——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内部环境,安详平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人们的生活,幸福安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们的性格,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可以说,不论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的大富大贵之人,还是衣不果腹辛苦劳累的平民之士,谁都想到此居住,终老天年!可是,就像庄周梦蝶一样,“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那个桃花源,究竟是真的还是梦中的,可能陶渊明自己都分不清楚了。

那这与刘子骥之死有什么关系呢?个人以为,可能是为了给这个故事,笼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刘子骥高高兴兴的规划前往,但没有找到梦中的那片桃源,这是不是理想没有实现的苦闷呢?所以,个人以为,与其说刘子骥死于身体生病,还不如说留自己死于对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闷——这不就是一种心病么?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尋病终,,,,最后得病而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18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