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的意思

一鸣惊人的意思,第1张

一鸣惊人的意思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一鸣惊人的人才?

中国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不胜枚举。

我们仅从中国美术史上介绍一位绘画奇才:王希孟(1096年~1119),北宋晚期著名画家,是以一张画,一鸣惊人,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据传王希孟是宋徽宗的学生,徽宗曾亲授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

工山水,作品罕见”。

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惊世之作《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

用绢整一匹。

使用的颜料,出自名贵宝石与千年贝壳研制而成。

所以千年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面,依然璀璨夺目,光彩如新。

全图以大青绿为主基调,山脚、屋墙施以赭石渲染,屋顶用浓重之墨,人物设粉,细致入微。

“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船,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

画面壮美秀丽,意境雄浑,气势宏伟。

可谓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迄今无人逾越。

为我中华乃至世界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瑰宝。

完成这幅惊世之作的王希孟,时年仅18岁。

天妒英才,同年早逝。

是因劳累过度,体力透支而亡?被宋徽宗赐死?还是奸臣蔡京所害?自古传说纷纭,至今留下千古谜团。

一鸣惊人,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平时为人处事都非常普通简单,但却突然因为某种境遇,而做出令人惊讶的成绩和成果。

同这个成语类似的还有一炮而红,但因为使用前提和场景不同,所以在表达上略有差异。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漫长河中,涌现出的一鸣惊人的人才更是极多。

后石器时代,还是远古时代,当时的人们还是以部落群居,或者组成部落联盟聚集实力,抵御外敌入侵。

那时黄河并不像现在这样平静,自青藏高原倾泻而下,汹涌磅礴,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等地,也就是著名的黄河流域。

当时人力物力匮乏,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更是缺乏。

因此,他们就提出,谁能够将黄河水患治理好,谁就是新的联盟之主。

后来,经人举荐,大禹承担了这一责任。

治理水患期间,他夙兴夜寐,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治理了水患,并为后世治水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治水重在引不在堵,也成为了处理很多事情的"万向思维"。

大禹也因此一鸣惊人,成为中原大地新的人主。

此后,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他继位王位时,只有二十岁,年轻且缺乏对大臣的领导能力,但不是说他能力不行,而是威信在大臣中显得不够。

而且部分大臣居功自傲,凭借自己在官场的底蕴不重视楚庄王。

此间,还爆发了公子仪等人的叛乱,更是使是社会动荡,矛盾重重。

但在这种态势之下,他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静默相对,沉静处之,通过平日里的观察查忠辨奸。

后来,在逐渐积累的实力足够和重用忠良有能力的人才后,他消除了一切危害,还打败了庸国,晋国,使国家实力不断扩张,成为真正的春秋霸主。

再之后,还有汉朝的韩信、班超、三国时期蜀国的刘备等,都在各自的时代一鸣惊人。

而且他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这段漫长的历史,贡献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光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191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