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第1张

生平事迹 李清照生平事迹,有哪些最为著名的作品?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问题:李清照生平事迹,有哪些最为著名的作品?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前言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她是历史上地位最高的女性词人之一 。

至于的她的故事则家喻户晓,不为人知的事情,我们又怎么知道呢?只能说某些故事,没有广为人知吧。

一、嘲笑前辈词人的词论李清照不仅留下了著名的诗词作品,还留下了一篇极具文学价值的文章《词论》。

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把前辈的著名词人挨个点评了一番。

例如评价晏殊、苏轼、欧阳修:”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

“评价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评价张先、宋祁等人:”破碎何足名家!“评价王安石、曾巩:”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李清照的任意臧否,有不少不以为然,宋人胡仔说:”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此论未公,事不凭也。

“赵彦卫在《云麓漫钞》评:《词论》一书多有妄评诸公…二、嘲笑苟且偷生之人的诗明朝处囊斋主人的《诗女史纂》中,记录了李清照最有名的五绝:《乌江絶句》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对于南渡偷生的南宋士大夫们是一种嘲笑。

不过这首诗具体写于什么时期,是不是李清照的作品存在争议。

不过,与李清照同时期诗人庄绰,在其《雞肋編》中还记载了四句断句:赵明诚妻李氏清照,亦作詩以诋士大夫云:南度衣冠欠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

又云:南游尚觉吴江泠,北狩應悲易水寒。

後世皆當為口實矣。

这四句诗句中,李清照毫不客气地讥讽了这些人,其中还包括了自己的丈夫赵明诚。

比庄绰晚一些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也记录了这四句诗 :後有易安李,李在趙氏時建炎初從秘閣守建康作詩云: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又云:南渡衣冠少王導,北來消息欠劉琨。

据胡仔的记载,李清照在赵明诚去建康作官时写了这四句。

而赵明诚守健康作了逃兵的的经历,是他一生的污点。

南来尚怯吴江冷,用《新唐书》中崔信明典故,《新唐書·文艺传·崔信明》:崔信明,青州益都人.......信明蹇亢,以門望自負,嘗矜其文,謂過李百藥,議者不許。

揚州錄事參軍鄭世翼者,亦驁倨,數恌輕忤物,遇信明江中,謂曰:「聞公有『楓落吳江冷』,願見其餘。

」信明欣然多出眾篇,世翼覽未終,曰:「所見不逮所聞!」投諸水,引舟去。

郑世翼爱损人,他问崔信明:听说你有佳句"楓落吳江冷”,我想看看你其他的作品。

郑世翼看了一半说,所见不如所闻呀,把崔信明的诗文丢到了水里。

李清照用这个典故有几重意思,首先是自谦诗才一般般 。

南渡以后,我(或者其他诗人、文人)还再作着低劣的诗。

另外两重意思,一是指江水的确挺冷,更深一层是心寒,对于过往的痛苦和对于未来的迷茫。

北狩应悲易水寒,指徽钦二帝被俘虏北上,应该能感觉到易水之寒。

言外之意,南渡后的文人空谈误国,如今哪里有荆轲一样的志士,去恢复故土迎回二帝呢?三、南渡前后与赵明诚的情感变化《金石录后序》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乱中的李清照,如何痛苦而坚强地生存下来。

1127年也是宋高宗建炎元年 ,赵明诚任知江宁府( 1129年复改江宁府为建康府 ),李清照同年从青州南下。

十二月,金人陷青州。

不久赵明诚因平叛不利被革职,后又前往湖州上任。

赵、李分别时的情景在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中有详细的描述: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遂驻家池阳,独赴召。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

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

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金石录后序》这一段文字,常常被人解读为李清照的一种不满 ,赵明诚离别之时,对于李清照问题的答复似乎有些无情。

赵明诚这一去就得了重病,等她赶到建康时,他已经病入膏肓。

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

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屦之意。

葬毕,余无所之。

《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和赵明诚在新婚后生活美满、琴瑟相合。

但是从逃难以后,感情似乎出现了裂痕。

不知道是不是李清照作诗讥讽地影响。

赵明诚临死时挣扎着写了一首绝命诗,竟然没有给李清照留下遗言。

四、南渡前后词风转变南渡以前,李清照的词这这样的词风。

例如《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渡以后,不再是花前月下的相思了,而是充满了家破人亡、物是人非的痛苦。

例如《武陵春 春晚》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五、收徒被拒绝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中记载,李清照曾经想收一个女徒弟,可惜被人家无情地拒绝了。

“夫人幼有淑质。

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

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

’”。

苏瑑的夫人孙氏,是陆游的表侄女。

对李清照的好意,这位女孩干净利落地表示拒绝。

学填词,不是女子的正经改学的事情。

王灼《碧鸡漫志》曾评价李清照的词作 :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

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唐朝薛涛、鱼玄机、李季兰等女诗人常常和男性诗人饮酒赋诗,应该都不是王灼认为的”缙绅之家能文妇女“。

不知道游的表侄女是真的不想学习填词呢,还是因为不想和李清照这类有些污点的人有所接触。

结束语晚年李清照过着孤独困顿的生活,朱彧《萍洲可谈》说道:“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

”不终晚节,是指那段李清照的而婚经历,在古人眼里,这成了李清照的一个污点。

也难怪在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中,常常见到这种孤苦伶仃的悲愁之情。

例如《永遇乐》中写道: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怀着对于亲人和故土的无限思念而悄然辞世,享年73岁。

@老街味道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生于历城西南之柳泉上。

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也工文章。

李清照十八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其后,赵明诚出任莱州、淄州等地太首。

夫妇除爱好诗词、时相唱和外,更酷好金石图书,收藏极富。

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妇渡淮南奔。

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在赴任途中,中暑感病,死于健康(今南京)。

此后,李清照便只身飘泊在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过着难民的生活,她晚年的景况极为凄凉、困苦。

李清照不仅善作诗词,散文也写得很好,她南奔后所作的《金石录后序》,就是一篇在叙事和抒情两方面都写得极其生动而优美的散文。

她的文学著作,在南宋时已刊行了包括诗、文在内的《李易安集》和词集《漱玉词》,可惜这些集子都已失传;现行各种版本的《漱玉词》是后人辑录的,共存词五十首左右。

至于他的诗、文,我们只能在一些文献中读到零篇散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19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