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

庄子与惠子,第1张

庄子与惠子 庄子和惠子的濠上之辨,到底辩论了啥?

完全是不要逻辑的扯淡和诡辩。

加上文言文表意又不精确。

“概念”就会变得模糊,导致歧义纷纷。

影响人的抽象思维,也不便于交流。

所以不学逻辑,最好不要读《庄子》。

先放原文,接着翻译。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翻译: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1、庄子说:“鯈(tiáo)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2、惠子问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3、庄子反问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4、惠子反驳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也不是鱼,你固然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5、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鱼快乐,所以才来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总共就5句话。

庄子说了3句,惠子说了2句。

这两个人就鱼快不快乐辩论,辩论的重点是人怎么知道鱼会快乐。

比如人要知道他人快乐就简单,看表情,听声音,发问,跟踪调查,得出幸福指数,就可以知道了。

而鱼和人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鱼又不会笑,又不会讲人话,它们的“心境”是否和人一样这都是科学研究的问题。

它们的所谓快乐是否和人一样也是问题。

这个不是逻辑重点,重点在庄子的诡辩,惠子好一点,不过也有逻辑问题。

试图揭示如下。

庄子说鱼是快乐的。

惠子问: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

惠子这句话包涵了两个前提:一、鱼的快乐与否只有鱼自己知道。

二、人是不能知道鱼快乐与否的。

再加上“你不是鱼”这个前提。

所以得出你是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的。

用的是疑问句的质问,疑问语句就相当于否定。

庄子回答: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移了话题,用的反问方式,这叫做偷换命题。

偷换命题在诡辩中经常使用,不但违反逻辑,更扯的是连这句话的事理都不能成立。

事理是事实证明,它本身和逻辑无关。

庄子不做任何证明,只说你不是我,当然不能知道我是可以知道鱼是快乐的,他这个强盗逻辑如果要成立的话,也需要两个前提。

一、我庄子是可以知道鱼的快乐与否的。

二、你惠子是不知道鱼的快乐与否的。

而第一个前提他又不给证明,也给不了证明。

其实可以把惠子的提问改变一下。

“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看他怎么回答。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也不是鱼,你固然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惠子就庄子的反问进行反驳。

他把庄子的反问做为前提进行推理。

但是这个推理不成立。

前提:因为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的想法(假设这个前提是对的)。

推出:你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是快乐的。

前提是人不能知道另外一个人的相法。

而得出的结论是人不能知道鱼的想法。

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

由“人与人”的关系推出“人与鱼”的关系,在逻辑上不成立,在演绎推理中“前提不包涵结论”,所以推理无效。

什么是“前提包涵结论呢”?比如:大前提:人是不能知道鱼的快乐与否的。

小前提:庄子是人。

结论:所以庄子是不知道鱼的快乐与否的。

这个三段式推理,两个前提加起来就包涵了结论,这样的推理才有效。

把惠子的话还原成三段式:大前提:我是不知道你的小前提:你不是鱼结论:所以你不知道鱼其中“我”“不知道你”“你”“鱼”是四个概念,在逻辑上犯了“四项概念”的错误,大前提和小前提少了一个相同的概念作为“中项”,有了中项才能相连接。

比如:大前提:“人”都是要吃饭的小前提:我是“人”结论:(所以)我是要吃饭的。

两个前提都有一个“人”的概念,这样两个前提才能连接起来。

而且只有“人”“我”“要吃饭的”三项概念,如果出现了三个以上的,那么推理就无效。

惠子这个结论要成立,除非加一个前提“动物与动物之间是不能了解的”,这又显然与事实不合。

大前提:动物之间是不能了解的小前提:你和鱼都是动物结论:你不能了解鱼逻辑上虽然正确,但是大前提与事实不合。

而游戏规则是:前提正确,推理有效,那么结论才保证正确。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鱼快乐,所以才来问我。

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这句是最糟糕的诡辩,和扯淡基本对等了。

前提: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话。

推出: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鱼快乐。

庄子把“安知”变成“在什么地方知到”,这是偷换了概念。

因为原文“安”可以翻译成“怎么”,也可以翻译成“哪里”。

这是一个直接推理,单看没什么问题。

推理有效。

就是偷换了概念。

最后庄子补充了一句“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他自问自答倒是很直接,不拐弯抹角。

这段文字只有五句话,三句违反逻辑,如果只是散文那也就无所谓。

但是如今有些人还要小孩读古代典籍,又不普及逻辑学,这不是反智吗?作家王蒙指出这两个人在“循环论证”,这是自己逻辑都不好,明明是偷换命题和偷换概念,推理无效,和循环论证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是他说的,证明他自己都要补逻辑)。

《庄子》一书中,记载了庄周和惠施的数次辩论。

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之乐;子非鱼,子固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于濠上也。

” 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当惠子在辩论之初,说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这场辩论以庄子完胜告终。

对此鄙人不敢苟同。

我认为,这场辩论真正的胜者不是庄子,而是惠子,惠子所言的“安知鱼之乐?”是这场辩论胜负的关键。

庄子将此言理解为“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可把这句话分解一下:一、是知道鱼的快乐的。

二、却不知是从哪里知道的。

故庄子曰:“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于濠上也。

”庄子就是这样“取胜”的。

庄子“取胜”的关键,是将“安知?”理解为“从哪里知道?”这曲解了惠子的本意: 陈胜曾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一句话的意思“燕雀是不知道鸿鹄志向的。

”但在语气上,以反问的口吻说出——“燕雀怎知(哪知)鸿鹄之志?”显然,陈胜之言中的“安知?”意为“怎知?哪知?”,是“不知”的反问。

惠子之言与陈胜相同,意为“你怎知(哪知)鱼之乐?”是“你不知道鱼之乐”的反问。

“安知”同样解释为“怎知”,“哪知。

‘’但庄子为了取得辩论的胜利,人为地给惠子之言增加了一个“从”字。

把“哪知?”改为“从哪知?”这一改动不经意间,将“汝安知鱼之乐?”之意,悄无声息地改为“汝奚知鱼之乐?” 奚知与安知是有区别的: “奚知?”意为“从哪里知道?”这个“哪里”指的是“哪个地方”或“从谁哪里”。

“安知?”意为“哪知?”这个“哪”是语气词,是反问。

意同“怎知?”不是指“哪个地方?”,更不能随意增加个“从”字。

故“奚知”与“安知”不可混同。

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故意混淆了“奚知”与“安知”,使其在这场辩论中“反败为胜。

” 幸亏庄子先与陈胜。

否则,若在陈胜之言中加一个“从”字,改其为“燕雀是从哪里知道鸿鹄之志的?”陈胜在天有知,定会哭笑不得。

名家擅长诡辩。

其要枢是混淆概念。

擅长混淆概,必定识破了庄子的“小动作”。

没有继续争辩的原因,是给庄子留点颜面,使之不至于理屈辞穷。

由上可知,惠子不但雄辩之才胜过庄子,其开朗与豁达也完胜之。

庄子与惠施的“鱼之乐之辩论”的胜负,仅仅体现了两人的机敏的头脑,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口才。

道家对此不看中,道家崇尚自由。

庄子说,鱼游自由自在的游,真是快乐呀。

这正体现了道家对崇尚自由的思想。

这正是庄子鱼之乐之论的真谛。

庄子虽然在言辞上输给了惠子,但是完美的诠释了道家思想。

道家只重实,不重名,不重言辞。

所以从道家的思想上看,庄子并未输。

庄子谓之——大言不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22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