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第1张

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与鲍叔牙,是真正的知己吗?

答:管仲和鲍叔牙是正真的知己。

他们同时辅佐齐国公子,属于敌对状态,到了最后,鲍叔牙还举荐管仲给齐桓公姜小白,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五霸的霸业。

管仲和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齐国人。

管仲是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国国王齐僖公姜禄甫死后,齐国陷入内乱。

齐襄公继位,后来齐前废公姜无知继位,不到两个月,发生内乱被杀。

公元前685年,齐国在在外的姜小白和姜纠都在国外,但是小白离得远,公子纠离得近,小白和师傅快马加鞭,不停赶路,姜纠却慢慢吞吞赶路。

不管管仲怎么催促,姜纠就是不听。

没办法,管仲只好自己提前出发跑到小白必经之路,埋伏好等小白车马一到,瞄准就是一箭,小白受到袭击假装中箭,并安排下人大叫,公子白不行了。

于是快马加鞭,提前三天到达国都,登基为王,到了第三天公子纠,也到了,但是晚了,小白就把公子纠杀了,准备杀管仲时,鲍叔牙出来说:“主公不能杀他”,小白问这是为何,他差点杀了我?鲍叔牙说:“前面是各为其主”,现在他的主人死了,事就完了,陛下一定要重用此人。

小白文问:他的才能如何,鲍叔牙说:“他的才能胜我十倍”。

最终小白就信了鲍叔牙的话,重用管仲,最终开创了齐桓公的霸业。

管仲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六大政治家之一。

他在春秋时期就开创了,烟酒、盐铁专卖制度,开创了齐国商业。

文|玉之溪

管仲与鲍叔牙,绝对是真正的知己。

历史上有八拜之交,分别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廉颇与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陈重与雷义的胶膝之交,元伯与巨卿的鸡黍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的生死之交,孔融和祢衡的忘年之交。

这里有八个典故,我们暂且不谈,只说一下管鲍之交。

管仲,颍上人,周穆王的后代,智慧过人,满腹经世治国之道,后世诸葛亮就曾自比管仲乐毅,也可以看到管仲的才能。

父亲从小就对管仲寄予厚望,希望其光耀门庭。

在其父亲四后,家道进一步没落,不得已外出谋生。

从小就与管仲要好的发小鲍叔牙就与其一起合伙做生意,每次分钱时,管仲都会多拿一些。

许多人就向鲍叔牙打小报告说管仲不厚道,鲍叔牙就笑着以管仲家有老母需要奉养为由为管仲说话解脱,从不以管仲为贪。

后来,可能生意也做不下去了,管仲又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当然,从政来钱也快点。

于是管仲三次做了朝中小官,三次又被君长辞退,精神上肯定刺激不小。

鲍叔牙就经常规劝管仲不要弃气馁,你管仲的本事大者呢,是那些君长不贤明,是他们有眼不识泰山,并不是你管仲没有本事。

后来管仲去打仗,三次当了逃兵,鲍叔牙认为, 这不是管仲胆小,而是不愿在那些权力斗争中白白送死,并为管仲辩解道, 管仲家有老母,需他奉养。

正因为有了鲍叔牙这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管仲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两人同时来到了齐国,当时的齐国国君是齐僖公,两人也一步步的往上走。

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诸儿,次子纠,幼子小白。

齐僖公安排管仲辅佐公子纠,安排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怕大儿子即位后会对两个小儿子不仁。

鲍叔牙对这个安排不太满意,因为公子小白母亲早亡,在宫中也没有靠山,故而就托病不上朝。

管仲劝说道,身为人臣,必尽君事,再说世事无常,何必在意这些。

鲍叔牙解开了心中疙瘩,才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俗语道:“怕啥来啥”。

齐僖公死后,大儿子即位,是为齐襄公。

齐襄公荒淫无道,两兄弟也猖狂外逃。

公子纠去了大国鲁国,公子小白去了一d丸小国莒国(就是现在的莒县)。

后来,朝廷内乱,齐襄公乱中被杀,公子小白与鲍叔牙急忙返国,而鲁国更是发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一队人马路上截杀管仲,管仲射中小白,以为小白已死,其实是射中小白的衣钩上。

公子纠的军队放松警惕,不慌不忙的往齐国国都进发,不成想小白快马加鞭早到国都,先继承了君位。

公子纠六天后才到都城,为时已晚,只得再回鲁国。

齐国发兵发鲁,鲁国不敌,杀害了公子纠,交出了管仲。

至此,公子小白想让鲍叔牙做丞相,结果鲍叔牙不依,极力推荐管仲,而小白此时还对管仲箭射自己怀恨在心,鲍叔牙极力规劝,小白才放下前嫌。

鲍叔牙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

果不其然,管仲之才那不是盖的,把齐国治理的很好,辅佐小白在春秋首次称霸,史称齐桓公。

从此,世人无不称赞管仲之才,更称赞鲍叔牙伯乐之才,更有善解人意之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管鲍之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258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