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正是什么意思

三观正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三观正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三观,哪些行为叫三观正?

我是迦蓝使者,来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非搬运百度百科或者维基百科官方原文,请须知)三观分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总体来说是一种“看法”,分别对应对“自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与自己关系的看法。

此处的“观”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的“观”应该含义一致,原意是“看”,延伸为尽可能脱离主观意识所形成的客观看法。

这些“看法”有些是各自文化遗留的约定俗成(在一个人的三观塑造中所占权重比较大),有的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接受不同教育背景或者文化经历中重新塑造(但往往会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这种“看法”与各自的行为基本保持一致,也偶有偏差;这些“观”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驱动本人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生,包括择业、择偶、择友等等。

我们也习惯于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判断这个人的三观是否符合主流,或者与自己的三观是否相同,或者有何不同,这一点更多体现在“价值观”领域,存在争议和讨论最多的地方。

“三观”的形成与个人成长的道德、教育以及事业环境会有极大的关系,涉及因素众多,所以人与人的三观一定是不同的,至少在世界观方面几乎没有人是相同的,而在某些部分领域会有相似或者相近之处,比如大家都是乐观派,就是相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方面的争议和讨论最多。

价值观狭义地讲是判断同一件事物的立场或者价值衡量角度,比如选择苹果或华为手机的人是否认同值那么多钱(或者说购买的理由),以“科技含量”为判断首要元素的人价值观是相近的,与以爱国情怀而购买华为的立场就不完全相同,我们称之为价值观不同,这种不同决定了所产生的行为不同。

价值观在生活中对个人的日常行为影响最大,尽管有些价值观差异没有对错之分,但有些价值衡量会有偏差之别,这些差别造成了“千差万别”的选择,所以也就有了“五彩缤纷”的人生。

人生观往往是自我的认知,通常我们会用自信满满的乐观派,对生活充满积极的态度,而用缺乏自信的悲观主义者来形容一个人的消极人生状态。

人生观是勇气的源泉,对整个人生状态影响最大,往往与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等等有极大关联,但并非对财富获得有绝对影响力。

世界观关乎个人格局,与往往与受教育程度以及阅历宽广程度密切相关,知识和阅历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是最基本的元素,无论是通过广泛阅读还是游历世界,都可以塑造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世界观。

世界观对一个普通的人来讲影响并非最重要或者深远,世界观的宽度与深度对于人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对于事业大小的影响有决定性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三观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或者互相促进,或有彼此牵制。

一个价值观清晰的人对自我认知会更充满自信而变得积极乐观,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会有更多机会开拓更宽广的世界观。

所谓三观正,我的理解为以下原则:是否足够“客观”。

既然是“观”,需要尽可能脱离主观情感的干扰,如菩萨“观自在”一样,才能够“照看皆空的五蕴”!这一点并非容易。

是对于约定俗成的正确“观点”是否保持一致并遵守,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三观”中不合时宜的部分。

对于外来的、新生的、不同于个人的三观是否有足够的尊重。

以上原则是否从自身做起,并影响到周围环境。

如果有遵循以上原则,皆为“正”。

谢谢大家的关注,可以分享您的看法,大家一起交流,我是迦蓝使者,欢迎关注我。

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表面上看,好像“三观”仅仅流于口头,只是普通的日常用语,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包括起心动念,一言一行,莫不被三观所主导,我们的三观只能说因为自己不重视而被其它因素给潜移默化了,但不能说它们哪怕是一分一秒放弃过对我们的掌控,包括做梦都没能逃脱出它的天罗地网,不信的话,我们一分析就知道了。

暗自运行的三观三观之间的关系,世界观是基础,它决定了人生观,人生观又决定了价值观,为了让气氛轻松一些,不至于那么压抑,我们先从一个流行于网上的顺口溜说起:多年以后,唢呐一响,白布一盖,亲戚朋友等上菜。

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

棺一落,土一埋,从此人间不在来。

这个顺口溜中就包括了三观,现在很流行,如果有人觉得这个顺口溜说的很对,这样讲很正常,那就证明与他的三观是吻合的。

不可否认,这个顺溜口符合唯物的世界观,它传递的世界观就是,世界是客观的存在,而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死如灯灭,从此烟消云散,则是它传递的人生观。

在这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主导下,一个普通人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观,恐怕闭着眼都能想到四个字——及时行乐。

我从来不否认这世上有高尚的人,只是占比太少了,绝大多数的都是普通人。

正确的三观什么是正确的三观?恐怕没人能给出标准答案,因为这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目前仍然是个未知,人的生命本质到底是什么?也没人能回答的出来,到底有没有前生来世?我们仍然一脸懵逼,猜想倒是不少,传说也很多,但能令全民相信的确切答案,谁也拿不出来。

这些问题不解决,所谓的三观,只能是一种主观上的抉择,客观上的绝对支持是不存在的,所以谁都可以说自己是对的,谁也都可以说别人是错的。

最后只能现实一点,从实际出发,把那些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身心健康的三观,权且称为“三观正”,把那些易于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不利于家庭和睦的、有损身心健康的三观,称为“三观不正”。

但有一点非常麻烦,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概念,这就很麻烦,因为有些三观,短期看是“正”的,但里面却有不少隐患,从长期来看,便又成了“不正”,比如相信科学,发展科技,这从短期怎么看都是“正”的,但从长期看,科技发展过程中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又成了“不正”。

一个人为了及时行乐,信奉金钱价值观,挣了很多钱,生活水平很高,短期看也是“正”的,但因为太“乐”了,结果乐极生悲,把身体过度透支了,过早患上了绝症,真的摊上了“亲戚朋友等上菜”这事,这样一看,他的价值观,便又成了“不正”。

明白自己的三观所以不管我们是不是主动确定了自己的三观,总之我们肯定有三观,只不过有些三观确立的明明白白,这些人活得也明白,有些人对自己的三观稀里糊涂,那也必然随波逐流,活得稀里糊涂,就象墙头草一样,风一吹就倒,白天有所思,晚上有所梦,白天琢磨怎么挣钱,晚上做梦可能就会梦到挣到了大钱,并及时行乐去了。

所以谈到三观正还是不正,我觉得这要自己去体会,一切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空谈都是耍流氓,我们要知道三观是一定会主导自己的一切心念言行的,所以在确立三观的时候,首先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踏实,不要跟着别人瞎跑,我们最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别人看着我们再成功,再羡慕,如果我们自己心里不踏实,一切都没意义。

最后说一下我对“踏实”的定义,内心的踏实,就是内心没有愧疚,不会经常因为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而自责,我们可以逃脱别人的谴责,逃脱法律的制裁,但却无法逃脱内心的自责,这个“踏实”就体现在这里,要活得真实而坦荡,能够吃嘛嘛香,这才是一个踏实的人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316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