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王气黯然收

金陵王气黯然收,第1张

金陵王气黯然收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可是西晋王浚如何从成都发水军南京?

王浚从成都出发参与灭吴之战,是根据当时王浚当时任益州刺史,益州治所在蜀地成都。

而王浚自成都出发沿江而下的说法,是出于当时成都与长江主干之间也有水路,并非完全走陆路。

【1】长江源头的古代说法,从岷江等水系位置上看王浚的造船之处。

司马炎听从了羊祜的建议,让王浚任益州刺史,在蜀地修建战船。

益州为当时蜀地,成都为益州治所,所以王浚镇成都是合理的。

这也有了当时灭吴之战时,王浚从成都出发的说法。

成都的确在当时为陆地,并未直接与长江相连,但却距离岷江、沱江等不远,沱江、岷江都为长江支流。

而且,还有其他微末水系存在。

因此,王浚顺江而下是沿着支流而下,是合理的。

并且,长江源头的说法,在明朝之前都认为岷江是长江的源头,因此在西晋时如果王浚沿着岷江而下到长江干流,也在当时看来是顺长江而下的说法。

由此来看,王浚所建造战船如果并未在长江干流沿线建造,那么在岷江、沱江沿线甚至成都周边,都可以沿长江支流到长江干流。

【2】建造战船之处必然是在江河沿线,便于运输在古代运输条件有限的前提下,建造巨大战船必然会选择江河沿线。

《晋书》中有“濬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

”可见当时战船规模巨大,而如此巨大的战船若是通过古代原始陆地工具运输,必然存在巨大困难。

因此推断,既然王浚选择造船事宜,必然会选择江河沿线,考虑成都和岷江等长江水系支流的位置,应当距离成都和江河都不远处。

并且,史料中记载“濬造船于蜀,其木柿蔽江而下”,王浚在蜀地造船,有大量木屑飘到长江下游,甚至还被东吴的建平太守吾彦发现,把顺流飘来的木屑呈给吴主孙皓看。

由此可知,当时王浚造船的位置,一定是在长江以及沿线支流的沿线。

出于运输的考虑,也能佐证这样的选择。

【3】晋灭吴之策,选择多线齐发,配合王浚顺江而下晋灭吴之战开始后,王浚配合水陆军队沿江而下,攻占长江沿线重镇,然后得以让蜀地所造战船进入长江干流,有了顺流而下的基础。

并且,西晋一方制定的方案为水陆并进,陆地几线兵力,都是配合王浚长江顺流而下至建康。

西晋一方六路齐发,由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长江重镇夏口等战略要点,这样让江中王浚所率的水军得以顺利东下。

最终王浚所率水军得以顺利沿江而下,兵临建康。

西晋一方也实现了晋灭吴之战的胜利。

总结成都为王浚所任益州刺史的治所所在,所以从成都出发的说法是合理的。

而成都距离长江支流岷江等水系都不远,加之岷江在古时被认为是长江上游,王浚从成都入岷江,沿江而下入长江干流的顺序就合理了。

再结合当时运输条件,建造巨大舰船应当在水系沿线,符合但是运输和战局的考量。

晋灭吴之战,陆上兵力配合王浚水军,水陆齐发,得以成功覆灭东吴。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描绘的是西晋六路伐吴的故事。

注释:此处的王浚为西晋将领王濬。

首先,益州不单单指成都,而是涵盖了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多地的广泛区域。

因此, “王浚楼船下益州”中,不能把益州理解为成都,成都只是益州府城所在地。

其次,王濬为灭亡东吴,为益州刺史,奉旨在巴蜀地区修建战船,训练水军。

巴蜀地区临近长江,可顺流而下直取南京的只有今天的重庆地区。

因此,其水军驻扎地会是在重庆!太康元年正月,濬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

因此,在史书中记载的王濬,自成都发兵,应该是从成都率领出发,率领陆军,到达江州(今重庆),乘坐战船,顺流而下,击溃东吴荆州防线,进入建业,灭亡东吴。

(上图中巴郡管辖区域即为今天重庆地区)最后,古代史书以及诗词,大多言简意赅,表述笼统,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引申:西晋灭吴,三国统一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发兵六路讨伐吴国,战线从南到北铺陈开来,以巴蜀、荆襄、江淮三个方向对东吴展开进攻。

而吴主孙浩历来残暴,江东士民离心离德,武备松弛。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晋军队势如破竹,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便进入了吴国都城建业,孙浩投降,吴军投降二十万余人,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华实现一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32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