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泽581c

格利泽581c,第1张

格利泽581c 如何评价俄罗斯英雄、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说:“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

俄国英雄宇航员:“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俄国宇航员帕达尔卡在国际空间站舱室2019年4月12日,俄罗斯英雄、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在巴黎演讲时指出,地外文明不会在国际空间站外敲窗子问候航天员,但是要相信,我们在这个宇宙中不是唯一的。

俄国宇航员帕达尔卡在国际空间站舱室 帕达尔卡说:“有外星球,类地星球可能有很多,很多地外文明在联系我们,联系航天员,但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没有看到过(地外生命)。

那边没有任何生命敲过我们的门。

”帕达尔卡说:“所有这些不简单的现象很可能与地球的起源有关。

”他还特别表达了一个重要观点:“在某个地方毫无疑问地存在生命,我相信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要相信这一点。

”帕达尔卡执行太空行走任务 帕达尔卡是人类在太空活动时间最长纪录的创造者。

他于今年4月参加俄国驻巴黎科学文化中心举办的晚会时,讲述自己了在国际空间站的生活经历与逸事。

4月12日是国际宇航员日,以纪念苏联航天先驱尤里.加加林在1961年实施的首次太空飞行。

BBC则于2019年1月9日报道称,加拿大的一架天文望远镜在两个月内,捕获到13个快速射电暴,其中有一个很不同寻常的重复电波,这个电波来自15亿光年外。

科学家表示,不能排除这一电波是来自外星宇宙飞船的可能性。

这一研究发表在1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射电望远镜据称,在这13个快速射电暴中,有一个电波非同一般,它发自15亿光年外,并且是第二次发现重复电波。

而此前研究者用不同的望远镜也捕捉到同样的电波。

捕捉到这一神秘电波的是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射电望远镜。

它位于卑斯省奥卡纳根山谷,由4个100米长的半圆柱天线组成,每天都会对北部天空进行扫描。

这台望远镜于2018年启用,不久后就检测到13次射电爆发,其中包括这个重复电波。

“第二次捕捉到重复电波,意味着我们还可能从那里捕捉到更多。

”卑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英格丽德.斯泰尔斯说:“有了更多重复电波和更多可供研究的资源,我们也许能够解开这些宇宙的谜题:这些电波是从何而来,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也称:“我们发现了重复的电波,它的属性与上一次发现的电波非常相似。

这使我们获得了更多关于这些电波整体特性的信息。

” 加拿大CHIME射电望远镜捕捉到的宇宙电波概念图目前存在多种理论解释这些宇宙电波的来源,例如这些电波可能来自一颗具有强磁场的中子星,可能是两颗中子星合并在了一起等。

除了这些理论外,还有一些观察者声称,这些电波其实是来自某种外星宇宙飞船。

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一直使用诸如探测地球之外的电波、天文望远镜观测潜在的宜居行星等方法搜索外星生命存在的迹象,但迄今为止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外星生命的存在。

有人认为发现外星人的几率很小,也有不少人相信外星生命几乎必定存在。

外星生命指存在于地球以外的一切生命体。

这个概念囊括了简单的细菌到具有高度智慧的“外星人”。

研究和测试关于外星生命猜想的学科被称作地外生物学或天体生物学。

人类对外星人刻板的想象世界各地一直都流传着有关于外星人的许多遐想,在各种史书中也留下不少疑似关于外星人的奇异记载。

有人猜测古印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建造的发达古文明受到了外星文明高科技的影响,更有人宣称曾目睹外星人或与之接触。

多年来,伴随大量涉及外星人的报导、科幻小说及电影的充斥,使得外星生命的传闻绘声绘色。

卡尔.萨根、史蒂芬.霍金等西方科学家强调,可以观测到的宇宙是如此之大,说除地球之外的其他地方不存在生命是不可取的。

有许多有争议的证据称外星生命是存在的。

太阳系外宜居的行星格利泽581c(前)、格利泽581b(中)、格利泽581d(后)以及它们的母恒星格利泽。

认为地球之外存在生命有着很简单的事实作支持:仅仅在银河系中就有2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而银河系只是宇宙中超过1000亿星系中的一员。

据估计至少有十分之一的类似太阳的恒星具有行星系统。

换言之,在可见的宇宙中,有至少6.25×1018颗具有行星系统的恒星。

即使我们假设每10亿颗恒星里只有一颗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系统,那也有6.25×109个行星系统存在于人类可见的宇宙内。

现在据我们所知,太阳在行星系统里是普遍的,并没有独特的性质。

因此可以相信在更多其他行星上也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条件。

在此假设之下,所有这些行星都不进化出生命是极不可能的,因而宇宙中很可能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不过以上推测无视了一个事实,即生命的存活时间窗口或只有数百万年。

生命存在的几率经1961年提出的德雷克公式就已估算过了。

然而,德雷克公式里有大量系数完全基于猜测,按此公式推算的结果是具有争议的,并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

“考虑到生命会在行星间蔓延:如果技术足够先进的生命形式在星际殖民,并且文明延续足够长的话,它们会在数百万年内充满整个星系。

但事实上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现象的存在。

”这个事实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火星上的疑似远古生物化石 人类科学家在搜寻外星生命时,多以液态水和有机物的存在作为外星生命存在之前提条件。

水为地球生命体内各种化学反应提供了场所。

不过,有人批评这样以地球生物为蓝本的先入为主的观点阻碍了外星生命的探索。

萨根在1973年提出碳沙文主义,批判这些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限制了我们对于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想像。

例如在宜居带之外,有可能通过地热等方式维持地底的生物圈;也有生物能够在高砷低磷的环境下存活,这说明生物组成“必备”的六大基本元素:碳、氢、氧、氮、磷、硫,或许不是必需的。

而除碳基生命外,有人分析外星生命也极可能以硅基、硫基、氨基等多样生命形态存在。

外星生命或在宇宙里很多地方独立的产生,也或许一个地方产生生命,然后传播到其他可供居住的星球上去。

这两种假设不一定是互相排斥的,但以尺度和机率的角度来看,作为位于适居带的地球拥有维持物种的生命生存和演化的所有条件,而事实上从地球历史中的显生宙开始至今,在长达五亿多年的岁月间和数百万的生物物种中,只有一个物种成功地演化成为当今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而非多种多元的高等智慧生物并存于地球上。

这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高等智慧生命并非如此的轻易出现和存在。

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的科学家们基于“生物体基因复杂性”的研究,大胆判断宇宙中的生命在97±25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了,这比地球形成要早数十亿年。

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第三类接触” 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探索有些是直接的,如寻找单细胞生命在太阳系中存在的证据,其研究对象有太阳系中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和卫星,以及降落到地球上的陨石;但更多探索是间接的,如捕捉任何科技化的社会传播到宇宙空间的信息。

可是,其他生命不一定会像人类一样故意向宇宙深处随便传播信息,同时信号在广阔的宇宙间传播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这意味着,任何信号捕获到的或没有捕获到的都是来自极其遥远的过去。

英国大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生前曾多次警告人类,对收到的外太空不明无线电信号:“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中国的“天眼”望远镜 霍金研究过黑洞,曾预言外星人的存在,坚称地球人一旦接触外星人,可能会招致毁灭性结果。

他还反对中国的“天眼”计划(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简称FAST),霍金说这么大规模的“天眼”射电望远镜会让地球很容易就被外星人发现。

而如果外星生物到达地球,那迎接人类的或会是一场灾难。

处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洼地的“超级天眼”是当今全球最大单孔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超过设于波多黎各的350米阿雷西博望远镜。

据了解,这个“天眼”可接收来自太空深处的无线电波,以供进一步探究宇宙的外星体。

中国由此进入观天时代,终极目标是寻找宇宙规律(Looking for the law of the universe)。

这一“天眼”射电望远镜在2016年9月25日启动后,很快就疑似“接收”到了來自1300多光年之外的宇宙讯号。

2008年7月29日,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霍金曾将宇宙比喻成“新大陆”,以迎来一个类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宇宙大发现”时代。

他说:“现在的情况有点像1492年之前的欧洲,人们也许会认为让哥伦布去航海纯粹是浪费钱。

但新大陆的发现却让旧世界得到了根本改变……人类向外太空扩展将带来更巨大的影响,它会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决定人类是否有未来。

” 由“旅行者”号飞船携带的记录了人类文明信息的镀金唱片 中国科幻大家刘慈欣更是在其经典作品《三体》里构建了空前残酷的宇宙文明图景—“黑暗森林法则”。

他觉得,“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q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在这片森林中,任何不幸首先暴露自己存在的文明都将必然被无情消灭,原因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

”而且,宇宙不同文明之间,永远无法判断对方是否心怀善意,因此更强大的一方便会选择先下手为强。

这也称得上是对费米悖论的某种合理解释了。

在NASA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共同展开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详细论述了各种与外星人首次接触的情形。

但不管怎样,世界经济论坛于2013年1月8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曾经提醒全世界,如果证明宇宙其他地方存在生命,将对人类的信仰体系产生深刻的心理影响。

在1808年,时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说过:“每天有成千上万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出现,但是对于尚待得知的自然法则间缺乏类同的那些被提出的可能真相,验证其真确性所需要的证据,与验证的难度成比例。

”1978年,西方社会学家马塞罗·突鲁西则说:“一项特别的主张,需要特别的证明。

”把这些观点用作对外星生命的认识,似乎能让人类在对宇宙星际空间的复杂征途中更成熟、更理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342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