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原文

涉江采芙蓉原文,第1张

涉江采芙蓉原文 如何赏析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引子《古诗十九首》是汉代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往往以首句为题目,语言朴素自然,生动贴切,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涉江采芙蓉》是其中的一首,赏析如下。

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涉江采芙蓉》全诗如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通读一遍,我们先理解大意:“我”渡江去采集芙蓉花,那是个水泽地,长满兰草兰花。

采集起来想送给谁呢?所思念的那个人在远方。

回过头远望故乡,只看到漫漫长路。

我们夫妻感情融洽,却要分居两地,这种忧伤要持续到“我”终老的时候。

二、抓感情词,得诗骨架这首诗中能表现诗人情感的词第一个是“思”,即思念;第二个是“忧伤”。

抓住了这两个词,就抓住了这首诗的精髓,抓住了这首诗的要领,抓住了这首诗的骨架。

既得骨架,其他的部分只不过是围绕着这两个词来写:为什么思念?如何思念?为什么忧伤?如何忧伤?这些就是这首诗的血肉部分。

三、揣摩血肉,领略魅力抓住了骨架,虽知这首诗表现的情感是什么,但总觉得干巴巴,不够圆润,难以动人。

这就好比你在看一位美人的骨头架子,不觉恐怖已是万幸,还怎么能生出怜惜之意?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好好揣摩这首诗的血肉部分,让这诗的感情活起来,充盈起来,动人起来。

诗人写思念,先从采花写起。

这样就先把这思念之情遮在了这采花的面纱之下,让人生出无限遐想:这人采花到底要干什么呢?先不说这遐想有多美丽,光这采花的地方就让我们能欣赏个够。

一片水泽,长满兰草,盛开兰花,再有芙蓉点缀其中,何其美丽!有位女子,轻盈而来,提着花篮,满脸堆笑,采下这朵,又采下那朵,再摘点兰草来搭配,一个漂亮的花篮慢慢成型了。

这里诗人虽然没有描写这位女子的外貌服饰,但是只是通过周围环境的描写,通过芙蓉兰泽,就把这位女子衬托得清丽高雅。

她如此精心布置,到底想干什呢?引发读者无数联想。

这个花篮送给谁呢?这个女子看着已经插好的花篮,在那里思考。

读者读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她采芙蓉是要送人啊!但是她会送给什么人呢?这又引起我们读者的好奇来。

“所思在远道”,诗人如此答道。

采花原是要送给自己所思念的人,可那个人在远方。

正所谓“好奇心害死猫”,诗人千遮万挡,直到此时才揭开谜底:这不是个快乐甜蜜的故事,而是个令人忧伤的故事。

刚才我们想象的那些欢乐场面,现在看起来却是那么悲伤。

精心采摘、精心布置的花篮,装的满满当当的都是对他的思念,最后却发现这种思念没办法送出去,那该是多么失望啊!接下来诗人将镜头一转,转到了千里之外的男子身上。

他们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女子的思念好像被男子感受到了一样。

他转过头望向故乡,但是无论怎么看都看不到,只看到路途遥遥,黄沙漫漫。

这里没直接点明“思”,但通过动作表明了“在远道”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他想到自己与妻子感情如此之好,却没办法在一起:你在世界的那一头,我在世界的那一头。

这种处境让人多么忧伤!忧伤到终老余年才能消除,此生再无笑容快乐!这是多么深沉的感情啊,读来怎能不让人心酸流泪!结语《涉江采芙蓉》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诗,却刻画了一位高雅清丽的思妇和感情深沉的游子形象。

他们相爱相思,爱得深沉,感情凝重,读来令人潸然泪下!诗人将这种感情写得一波三折,由乐而悲,由一时到一世,缠绵悱恻,有余音绕梁之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348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