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

尘土,第1张

尘土 人类不努力,终归尘土吗?

这个问题很有点“悟空"的味道。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不管人类努不努力都要归尘土。

人类是地球上的一个物种,它要遵循物种产生、生长、衰老、消亡这个基本规律。

其次,地球自身气候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加速人种灭亡。

另外,不可控的瘟疫之类疾病,也可能促使人类加速走向死亡。

再者,地球外部的力量诸如小行星撞击,甚至地外高级生命入侵(仅为可能性),对地球有很大威胁,也会影响人类的生存。

二、人类努力,有可能改变命运。

根据题意"终归尘土"一句看,题主的意思是人类最终归于地球的尘土之中。

因此,我们不考虑人类脱离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找到新的家园的问题。

况且能不能找到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还是个没得影的事。

还有一点需要考虑的是,因为这个问题有点空灵,所以有必要设置一个前提条件,那便是人类的努力,必须是在人类可抗力的范围内,如果是大自然出现人类不可抗力的情况,不管人类有多大能力,科学技术水平有多么发达,最终人类还是要灭亡,那么便是天意了。

下面,我们开始讨论人类如何在地球上不因自己的错误而早归尘土的问题。

最理想的境况是人类应该与天地同寿,至少也应该通过科技的力量延缓人类这个物种衰亡的命运,或者制造出符合人类特征的新物种(新人类)。

直到因地球的演变完全不适合人类繁衍,甚至不适合一切生物存在为止。

这就是人类应该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的目标。

归纳起来人类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必须从思想上明确人类最适合生存的环境是地球,别指望人类会轻易找到第二个适会人类生存的星球。

这是最现实的考虑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当然,发挥星科技的力量,积极探索外太空,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繁衍的第二故乡也是必要的。

但绝不能因为人类未来要移民它处,而不珍惜地球,甚至加速破坏。

二、人类的一切破坏地球生态环境,过度消耗地球资源的行为都要受到谴责和制约,诸如世界性的战争尤其是核战争;造成气候改变的热带雨林砍伐,碳超标排放,无节制地开采地下资源,污染海洋等等。

三、发展再生能源,以最低的能源消耗生产满足世界人口需要的食物及生活必需品;人口的增减应与地球承载力相适应。

四、人类应达成共识,制定百年、千年为单位的长远的生存规划,以期人类这个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活得精彩一点。

不至于被别的动物耻笑。

人类努力是为什么,如果努力虽然改善了一代或二三代人的生活,却极大的破坏了生态,地球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努力是不是短期行为,放弃了人类的长期利益。

今天我们无限制地消耗石油、煤、天然气、铁、铜,也是因科技不发展,老祖宗留下的丰富遗产。

如果老祖宗也像今天这样无限制的追求美好生活,无限的消费,今天的地球会怎样呢。

我们吃尽老祖宗的遗产,我们又给后人留下什么,给地球留下什么。

如果是个千穿百孔的地球,这样人类又将面临什么?每个人终归尘土,生命非常有限制,而人类的生命,相对来是无限的。

对一个高尚的人,应不能因个人而汇集上几十亿人的奢侈生活毁了地球和人类。

当今,对人类最大伤害的一是经济学家,总是引寻人们不断掠夺地球的资源,误导人们无境止地获取最大的效益,不断满足人奢望的生活,虽然得到短期的生活享受,却给地球留下一生身病,二是科技无限制的发展,把地球当泥玩,无限制的向地球索要,使地球平衡人类长久发展的控制力越来越小,人类一旦能主宰地球是非常危险的。

人无限止的努力并非好事。

当大臣的,位极人臣,再努力,皇帝赏无可赏,再赏就是皇位,也就该掉脑袋了。

大富了,再努力,就是富可敌国了,历史凡是富可敌国的都没有好下场。

当然,老百姓还得拼命努力,不然生存就有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393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