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阙

门阙,第1张

门阙 李世民为何在拆掉了洛阳端门楼,乾阳殿,毁坏了则天门及其门阙十年后又修复则天门?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则天门。

则天门始建于隋炀帝隋大业元年(605年),是洛阳紫微城正南门,洛阳的紫微宫,城墙高10米左右,城门为双向三出阙,易守难攻。

它重建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7年),后因为避武则天名讳而改名应天门,是唐朝重要的外交场合。

隋朝末期,群雄纷纷揭竿而起,建立自己的势力。

李渊在关中建立李唐政权;王世充打败瓦岗军占据中原地区,在洛阳建立王郑政权;河北地区则是窦建德的大夏政权。

如同三国鼎立,三大势力有了一个较为脆弱的平衡局面。

则天门之毁就发生在洛阳之战。

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兵东征王世充,这也拉了开拉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洛阳之战序幕,而则天门就位于王世充的都城洛阳紫微城的正南门。

李世民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先后多次率军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等军阀,大多数都是耗时很少,其军势如破竹,无人能与之匹敌,可却在王世充这里受阻,墙高城坚,旬月不破 ,即洛阳之战。

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洛阳,直接从潼关出发想以最快的速度击败王世充,取得胜利。

公元620年8月,李世民包围洛阳,阻断了王世充对外的联系,使其孤立无援。

公元620年9月,李世民和几个随从在洛阳北邙山查看情况,却被王世充察觉。

提一万步骑狂扑而来直逼李世民,想要活捉李世民,以求改变局势。

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尉迟进德前来救驾,才让李世民得以全身而退。

公元620年3月,李世民攻打洛阳已经长达8个月,却仍未攻破。

公元620年5月,王世充孤立无援,粮尽,投降。

他用时十个月,才将洛阳攻下,很是愤懑郁闷,把差点生擒自己的单雄信杀了,就算身为李世民的爱臣徐世绩求情都没给面子。

《唐两京城坊考》 载: “门上飞 观相夹,门外即朝堂。

武德四年( 621) ,以其太奢, 令行台仆射屈突通焚之。

”李世民进入洛阳宫城,这坐由隋炀帝杨广所兴建的城,直接下令拆洛阳皇城端门的门楼,烧毁洛阳城宫城正门则天门,烧毁洛阳紫微宫正殿乾阳殿。

不外乎是其二点,一是自己攻打洛阳花费大多时间,正在气头上,毁掉则天门以泄愤。

二是这些宫殿太过奢侈,自己毁掉它们,是想向广大民众表达大唐决心要有别于腐败堕落的隋朝,创建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朝代。

《唐两京城坊考》 载“显庆 (唐高宗李治)初,司农少卿田仁汪随事修葺; 后又命司农少卿韦弘 机更加营造。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让百姓休养生息。

公元631年,国泰民安,可以好好享受一番。

李世民对毁掉洛阳宫殿事后又觉的后悔,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毁坏着实有些可惜,就又想修复则天门。

魏征直言劝谏“当时要耍小孩子气,事后才后悔,如今又要劳民伤财,与杨广又有什么差别?”,最后不得了之,直到唐高宗李治显庆元年(656年)才修复。

李世民拆掉端门楼、毁坏则天门,后又修复则天门,完全是他质变的一个表现。

隋炀帝骄奢淫逸,宫城的奢华就是他糜烂生活的见证。

李世民攻下洛阳后,拆掉端门楼、焚烧乾阳殿、毁坏则天门,其实就是以此告知天下,大唐的建立符合人心,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李世民继位后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确实也让大唐强盛起来,此时的李世民,面对权利与成绩,内心开始发生变化。

于是大动土木,修亭筑榭。

其实我们往往被所谓的圣人、伟人们的表面迷惑,而忽略他们人性里黑暗的一面,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君王,拥有绝对独裁的权利,更容易暴露出无所约束的本性。

李世民这一前一后不同的做法,正是展现了古代所有君王们从打天下时的“正义”,走向享天下时的“邪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449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