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第1张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如何点评《红楼梦》刘姥姥两进荣国府?

关于《红楼梦》中刘姥姥两进荣国府,该如何点评,首先需要弄清楚刘姥姥和她两进荣国府,都代表着什么。

否则,是没有办法作出准确点评的。

反过来说,如果清楚了其代表了什么,也许一切都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那里,无须再去作什么点评了。

为何会这么说呢?因为《红楼梦》开卷即告诉了我们,为了把梦幻一般的“真事隐去”,故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了这一部表面的故事。

也就是说,刘姥姥与她两进荣国府,皆属于表面故事上的“假语村言”。

而如欲知道此处的“假语村言”究竟代表着什么,那就势必得将被“真事隐去”的真事给搞清楚不可。

有鉴于此,在“假语村言”中去探求出“真事隐去”的真象,是不是很有必要呢?这一家人的组成是这样的:刘姥姥、女儿刘氏、女婿王狗儿、外孙板儿、外孙女青儿。

只要对《红楼梦》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为了“真事隐去”,书中表面故事的“假语村言”语境内,用了许许多多谐音、拆字、谶纬、映射、间色、借喻、烟云模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等等隐晦的写作手法。

这些手法,在刘姥姥这一家子的名称中就有所体现。

几乎知道《红楼梦》的朋友,对刘姥姥可以说无人不知,但是我们大家应该都忽略了一点,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刘姥姥到底姓什么。

她女儿称为“刘氏”,在正常情况下是随了父姓,而刘姥姥就应是随的夫姓,至于她自己究竟姓什么,书中并没有交代。

而刘姥姥在书中所占篇幅之大,则说明其于《红楼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刘姥姥”这个称谓没有深意藏于其中,那是说不过去的。

吴氏红学的吴雪松老师曾用拆字法揭示出了一个真象:刘的繁体字为“劉”,拆解开就是“卯金刀”,意在隐指“后金“。

同时,在历史上,从西汉末年即出现了“金刀之谶”的谶语,意指劉姓将夺取天下,这个著名的谶语,后来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

再来看刘姥姥的外孙板儿,“板”字拆开为“反木”,“赤心木”为朱姓的图腾,而明朝皇室姓“朱”,因此“反木”即暗隐“反明”。

那“劉姥姥”与“板儿”合在一起,正契合了“后金反明,争夺天下”。

那么,刘姥姥与板儿的这种外祖孙关系,又有什么说道呢?原来,明朝的建州女真右卫都指挥使王杲,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二人正是外祖孙关系。

王杲作为明朝命官,反复攻城略地、发动叛乱,使无数明军将士和无辜百姓被杀害。

明万历三年(1675年),王杲被凌迟处死,其子阿台与明军发生冲突,在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逼迫下向明军投降,而觉昌安和塔克世都被明军误杀。

于是也就成为了努尔哈赤于1616年正式反叛明朝时,所宣布的七大恨之一。

刘姥姥的女婿名“王狗儿”,乃是取自“王杲”的谐音,以此来暗隐刘姥姥与板儿的祖孙关系,来自王杲与努尔哈赤的关系,以此来演绎出明朝进入“末世”之际,后金反叛明朝的源头。

而刘姥姥的外孙女名“青儿”,则是暗隐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位后,于1636年,将女真族改称满族,将“后金”改名为“大清”。

但是,并不是说刘姥姥或王狗儿就映射王杲,板儿就映射努尔哈赤,青儿就映射皇太极,而是用其一家人的名字来暗隐从王杲叛乱、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反明、到皇太极将女真后金更名为满清的这个过程。

其实,他们统一代表着后金和满清势力。

那么,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所指又是什么呢?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第六回这样写着: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

“荣”原意指草木茂盛,书中乃是以木隐喻明朝。

所谓“千里之外”自是指在远在辽东的后金。

可是在书中,那个“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的时节,纵然有千里之遥,刘姥姥带着板儿到荣府去打秋风,神奇地只不过用了半天时间,最后还从凤姐那儿得到了二十两银子。

这一切到底隐藏了什么真事呢?所隐藏的是,发生于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至第二年正月的“己巳之变”,也叫“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所谓“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即是指皇太极带领后金的八旗军,于1629年十月,避开袁崇焕的松锦防线,绕道蒙古去攻北京的这个时间。

刘姥姥从凤姐那里得到了二十两银子,则是隐指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首先从德胜门开始对北京发起了进攻。

虽然第二年正月,皇太极开始退回辽东,“己巳之变”却彻底动摇了明朝的基础,从此,明军与清军的无数次作战,直至明亡,几乎从来没有获得过胜利。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到了三十九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此后四回,皆是与她有关的故事,内容之繁杂,难以尽述,只能简单地说几件有代表性事情。

在此期间,刘姥姥喝醉后,误入怡红院,睡在了宝玉的床上。

宝玉象征着传国玉玺和皇权,刘姥姥睡到他的床上,隐喻着1644年五月三日,满清进入北京,随后顺治入驻紫禁城。

刘姥姥给凤姐的女儿大姐儿取名“巧姐”,在拙文《倒叙解读“金陵十二钗”判词之三:巧姐》中曾作详解,暗隐着太子朱慈烺被多尔衮杀害。

这里也就不再多讲。

妙玉要将刘姥姥用过的成窑杯扔掉,在拙文《妙玉的茶具之谜》中亦有详解,乃是隐指1645年,随着弘光政权的亡,满清占领了南明的江西景德镇以北地区。

其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期间,逛遍了大观园,惜春又以大观园为样本为她作画,所隐喻的是满清欲要灭亡南明,而占领天下之野心。

诚然,书中的刘姥姥,于世故,质朴、狡黠、粗鄙、滑稽、皮厚等集于一身,厌恶她的人少,喜欢她的人多,但这都是表象。

希望通过这个简短浅陋的回答,能帮助大家能略微地认识到刘姥姥真实面目。

看了本题的第一篇答题,我都有点发虚了。

大号黑字和红字,配图,配文字,文字底还有重点线,不知何方神圣之大作?其实,简单地说,刘姥姥进荣国府也就那么两层意思:一是用姥姥亲眼所见来烘托贾家之富贵,富贵到超出姥姥的想像。

二是增加一条故事线索,顺便宣传王熙凤无意行了善,给自家闺女巧姐留了条生路。

不过如此,大可不必虚张声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52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