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第1张

我国人口老龄的特点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哪些特点?

家庭成员结构变化明显,老人和青年人生活方式出现明显差异。

如何赡养老人、解决老人看病难?成了安排家庭生活的主要问题。

中国的老龄化状况如何?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长刘维林概括出三个基本特点:首先,中国是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

据全国老龄办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

其次,中国是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从成年型社会到老龄化社会,法国用了115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也用了30多年,而中国只用了18年。

目前中国每年老年人口的增长率在3.5%左右。

第三,中国应对老龄化挑战最严峻。

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在5000-10000美元之间,而这个数据在1999年底的中国仅为850美元。

这正是中国人“未富先老”说法的由来。

越是“冷酷”就越是清醒,冷静地指出问题并非是为了引起恐慌,而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也正是刘维林对中国解决好老龄化问题信心的来源。

在他看来,老龄化一方面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当中都会遇到的必然性问题;另一方面,老年人口中蕴藏着的巨大人才优势、老龄产业中蕴藏着的巨大市场潜力,如果充分挖掘,严峻“挑战”就完全可以转变为中国的又一个机遇。

而中国对老龄产业的顶层设计,也在印证着刘维林关于老龄产业是机遇的看法。

过去5年,仅国家部委就出台涉老政策文件100多个。

中共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早在2016年7月,民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印发《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即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各地也围绕上述规划纷纷提出了“9073”或“9064”模式,即提倡90%的老人居家养老,7%或6%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或4%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53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