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动物大全

冬眠动物大全,第1张

冬眠动物大全 什么有些动物会冬眠

没有一种动物愿意浪费自己的精力。

除非在特定的因素和环境下,一般动物都遵循清醒与睡眠的周期性变化,而且这个变化与黑夜白昼变化相匹配。

可是,有些动物,为了适应低温和食物缺乏的环境,逐渐发展了一套冬眠的本领,其本质就是要用最小的能量消耗度过难关。

这些动物在冬眠时呼吸很弱,心跳变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神经都进入了麻痹状态。

冬眠的动物种类大体上分为3类:(1)蛇及青蛙等两栖类,它们的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其体温也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无法进行调节。

为了避免其血管结冰而被胀破,它们还会在体内分泌特殊的物质;(2)松鼠等动物,体温在平时保持恒温性,而进行冬眠时,可将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的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总体维持在5℃之间。

显然,和蛇和青蛙相比,松鼠在冬眠中消耗的能量会多些;(3)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紧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

可以想象,熊在冬眠中消耗的能量更大。

在冬眠前,它们要尽量吃饱。

冬眠后,由于消耗大量的脂肪,其体形就消瘦很多。

一般认为动物冬眠的诱发因素多是外在因素,即冬天寒冷环境下温度的下降和冬季食物的匮乏。

但有研究认变,冬季逐渐缩短的白昼也是一种冬眠信号,它会导致一些内在因素的改变,例如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生物钟调节等,从而通过生物钟来调节冬眠行为。

还有研究认为冬眠地点高浓度二氧化碳具有的麻醉作用,可能也是冬眠的诱发因素。

总的说来,动物的冬眠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最大。

外界刺激越多,冬眠动物内部本能的适应能力越强。

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

当周围环境温度在5℃~10℃时,最适宜引起冬眠。

其次,食物的缺乏是促成冬眠的因素。

对于鸟类,一般只要限制食物或者是让它饥饿,它就会立即进入昏睡状态。

再次,光也是引起冬眠的重要外界条件。

如果光线时间减少或昏暗时,动物便很快开始冬眠。

不过总的说来,这些外在因素主要还是在传达温度下降,食物将缺乏的信号。

而群体性动物,比如狼,在严寒中,它们会积极主动寻找食物,保持能量供给。

所以,它们就不需要冬眠。

人类在冬天也会变懒,除非个别懒虫,周日不起床,正常人类都会保持较为恒定的作息规律。

这些动物,在演化中,掌握主动,变得越来越聪明。

可以想象,冬眠的动物在进化道路上将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比如地球温度持续升高,熊类就慢慢感到迷惑了,生物种告诉它该是冬眠的时候了,怎么温度还这么高? 没有了寒冬,冬眠动物的前途在哪里?

谢邀。

冬眠这种现象在动物界里面十分常见,冬眠是动物界一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以减少自身能量的消耗,这是这些动物对冬季不良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

之所以动物有冬眠的现象,大致是由于冬季温度的下降和食物的短缺,经过长时间的进化,冬眠动物对于温度的变化已经相当的敏感了。

举个例子,有人曾用蜜蜂进行冬眠试验,当外界的气温下降到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此时的蜜蜂属于入眠状态。

当有人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继续下降到4~6℃时,此时的蜜蜂便进入了深眠状态,此时再触动它,它已经没有丝毫反应了;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

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痹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动物用判断温度的高低来预测冬季的来临,也就省去了判断食物是否充足这一环节。

在自然界之中,在冬季需要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致包括两类,一种是变温动物,也就是冷血动物,它们在寒冷的冬季来临的时候,没办法继续维持自己体内的温度,于是便选择冬眠来度过漫长的寒冬。

另一种是恒温的哺乳动物,这些动物在冬季的时候,由于无法找到充足的食物来维持自身的能量,因此也会在冬季食物匮乏的时候选择冬眠,等到来年食物充足的时候再次苏醒。

第一类的动物包括,如蛇、青蛙、乌龟等,第二类动物暴扣,熊、松鼠、蝙蝠等在所有冬眠的动物当中,睡鼠被认为是世界上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每年的十月份到第二年的四月份都是他们冬眠的时间,每年的冬眠时间达到5-6个月。

一只睡鼠的寿命大概是在五年左右,在他们的生命中,大概3/4的时间都花在了睡觉上面,除了吃基本就是睡了。

睡鼠之名,名副其实。

与冬眠类似的,还有一种夏眠的动物。

夏眠的动物一般是生活在热带区域,例如,非洲肺鱼、沙蜥、草原龟、黄鼠等动物都有夏眠习惯。

例如生活早非洲东部的一种箭猪,平时以蚯蚓为食。

但是一旦到了夏天,泥土里的蚯蚓几乎绝迹,箭猪也因此只好进入夏眠的状态来维持生存,直到夏天过去,才醒来觅食。

但是大多数夏眠的动物,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气温太过于炎热的缘故。

希望上面的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原创不易,谢谢大家的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554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