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是什么意思

非处方药是什么意思,第1张

处方药是什么意思 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因此,非处方药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OTC。

其特点是安全、有效、方便、质量稳定。

非处方药主要包括感冒药、止咳药、镇痛药、助消化药、抗胃酸药、维生素类、驱虫药、滋补药、通便药、外用药、避孕药、护肤药等。

被列入非处方药的药物,一般都经过较长时间的全面考察,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便于贮存等优点。

从严格意义上讲,某种药物被批准为非处方药,只是获得了非处方药的身份,经法规许可放宽其出售和使用的自由度。

事实上,许多药物既有处方药身份,又有非处方药身份。

非处方药制定实施后,每隔3~5年进行一次再评价,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确保O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证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非处方药又进一步根据安全程度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前者安全性相对较低,后者安全性相对较高。

非处方药的包装上有椭圆形的OTC标志,甲类为橙红色椭圆形底阴文,乙类为墨绿色椭圆形底阴文。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在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方便大众用药。

药物的基本要求无非六个字:安全、有效、可及。

可及性更多是说合理药价、药物充足等方面。

这个抛开先不讲。

只从安全、有效来说为什么要区分处方药、非处方药。

首先从安全性考虑。

所谓“是药三分毒”,不同药品的副作用、不良反应各不相同,甚至有致畸、致癌等风险。

举个例子:癌症时使用的化疗药,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脱发、器官损伤等明显的副作用。

而且什么时期用什么化疗药,用量多少,也是得专业医生根据病程判断得出结论的。

一旦用法用量没把握好,随时反过来危害病人。

一般人没有专业的医药知识,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

这种药当然得是经过专业医生研判写下处方才能使用的药品,因此为处方药。

而非处方药则相对安全、简单。

普通人有个感冒、咳嗽,症状简单明显,该吃点什么药自己心里都清楚,往往能根据常识直接去药店购买。

并且非处方药的安全性更高,及时不小心吃多两颗药,对身体影响也不是很大。

另外值得一说,即使是非处方药也会根据安全性分为甲类非处方药(红色OTC)、乙类非处方药(绿色OTC)。

乙类比甲类更安全。

再从有效性考虑。

俗话说“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发挥药品最大作用。

对于病情复杂多样,药物用法用量讲究、甚至需要联合用药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医生的综合判断开药才能发挥最大疗效,而这些药就是处方药。

对于简单的常见疾病,如感冒、发烧,非处方药就能发挥疗效,普通人只需要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导就能合理有效的治愈,不需要到医院。

因此这些就是非处方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591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