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坤下乾

上坤下乾,第1张

上坤下乾 《易经》中为什么天在下地在上被称为“泰”,普遍认为的天在上地在下却为“否”卦?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

泰卦,坤上乾下,地上天下。

大地是重的、纯阴的;天是轻的、纯阳的。

地在上,天在下,地重就会下沉,天轻就会上升,形成天地相对运动、阴阳相互交合的态势。

阴阳交则生命现,天地合则万物生,故称为“泰”。

“泰”就是祥和、美好、平安、康泰之意。

所以《易经·泰卦·象传》说:“天地交,泰”,就是说,泰卦的形象就是天地相交。

否卦则正好相反,乾上坤下,天上地下。

天轻要上浮,天在上则已经上升到极致;地重会下沉,地在下则已经下沉到极致。

这时天地彻底分开,不再有相互运动。

阴阳不交,天地不合,生命停止,万物消亡,故称为“否”。

“否”就是闭塞、阻隔不通、变坏灭绝之意。

所以《易经·否卦·象传》说:“天地不交,否”,就是说,否卦的形象就是天地不再相交。

泰卦是古人最大的生殖崇拜。

原始社会的人寿命短暂,存活率低,所以延续种群成为最重要的事,而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生,现在叫提高生殖率。

因此那个时代把生殖看得极其重要、极其伟大、极其神圣,所以形成生殖崇拜。

我们现在能看到很多原始社会的生殖女神塑像是大腹便便的怀孕女人,脸模糊不清,但是硕大的肚子和女性生殖器官非常清晰,这就是生殖崇拜的鲜明证据。

后来人们把很多生殖能力很强、产卵很多的动物也拿来崇拜,比如鱼、蛙、蟾蜍,然后再发展到崇拜月亮,因为满天星星就好像月亮产的卵,而月亮圆缺就像是月亮怀孕然后生产,再怀孕再生产,每月一次,“生育能力”非常强。

同时月亮的圆缺变化和女性月经周期也有关系,于是月亮也成为生殖崇拜的对象,到后来还把月亮和蟾蜍放在一起崇拜,把月亮称为蟾宫。

再之后,生殖崇拜就提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天地交合化生万物,阴阳交合化育生命,于是天地交合成为最大的生殖崇拜,泰卦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谷神(空旷广博的道)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简直就是天地交合的生动描写。

北京故宫内廷正殿称为“后三宫”,其名称都是取自《易经》。

前面是“乾清宫”,后面是“坤宁宫”,中间是“交泰殿”,就是取乾坤相交、阴阳互合、交泰化育之意,故而交泰殿被用作皇帝大婚时册封皇后的场所,也就是皇帝家的“婚姻登记处”。

看得出阴阳相合、天地交泰的思想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包括皇家文化,被视为一种高尚和高雅的哲学思想。

否卦则描述的是死亡。

这时的宇宙一片寂静,天地没有了互动,阴阳不再交合,一切都归于死寂,伟大的死亡降临了。

“否卦”是“泰卦”的结局,这时“泰卦”所有的爻都完成了向对立面的转变,阴变成阳,阳变成阴,就成为“否卦”。

这叫“错卦”,阴阳相错;也叫“旁通卦”,就是事物的另一面、事物的终极结果。

“泰”的终极就是“否”,生命的终极就是死亡。

否卦给大家呈现的是一切活力的终结和阴阳分离。

它是家庭的冷暴力,再无任何甜言蜜语;它是乐曲的终章,后面是无尽的休止符;它是事业的句点,唯有空空荡荡的座位和人去楼空;它是朋友圈的凋零,只剩下孤独终老和黯淡回忆。

然而死亡在佛教的教义中却不是终点,而是新生的序幕,是再世的曙光,如何把握即将到来的新生黎明,大概是每个宗教都在思考的核心问题,这也正是宗教与哲学的界限,哲学思考这个世界,而宗教思考生与死。

死亡并不是只意味着痛苦和悲伤,它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到宇宙,中到万物,小到量子,都会经历出生与消亡。

死亡为宇宙中的青壮力量让出舞台,提供生存空间,对有限的资源重新分配,合理整合,它是伟大的牺牲,伟大的奉献,伟大的平衡,它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无常”。

恒星的死亡,为宇宙提供了氦以上的元素;中子星对撞,创造出美丽的金、银等重金属。

当我们抚摸绚烂的金饰,不要忘记,这是以毁灭两颗8-3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为代价的。

恒星的死亡并没有让这个宇宙走向冷寂,而是诞生出更多美丽而珍贵的元素;生命的死亡也是一样,让基因迭代,让生命进化,最终创造出了执掌地球的人类。

没有死亡,就无法体现生命的可贵;没有生命,也就无法反衬死亡的伟大。

所以法国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说:“死亡是最伟大的平等,也是最伟大的自由。

”泰极而否,否极泰来,诚如是也。

这个问题很简单,有道是“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为什么天在下地在上是泰,天在上地在下是否?因为“泰”和“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而易经的特点之一就是崇阳。

阴消阳长是好的,所以叫做“泰”;阳消阴长是不好的,所以叫做“否”。

什么是十二消息卦十二消息卦就是用十二个卦来象征天地间的阴阳消长,我们对应到地支代表的十二个月来理解。

子月寒冬,一阳复生,就用复卦来代表;丑月,阳气的力量渐渐积攒,但是还不够壮大,就用临卦来代表;寅月,阳气已经积蓄充分,春回大地,就用泰卦来代表,我们常说的“三阳开泰”,就是说三个阳爻代表的阳的势力已经壮大,阴阳处于和谐之中,万物欣欣向荣;接下来的卯、辰月,阳气发展到最大,但是过犹不及,从午月开始,阳的势力渐渐消退,而阴的势力又悄悄壮大了;直到申月,阴气在地下成型,积蓄了比较大的力量,而阳气就从此开始失去主导力量,走向消亡,我们就称之为“否”。

泰卦和否卦不能割裂的看待如果单纯的将泰卦和否卦,按照上卦下卦的分法,将泰卦拆成上面是地(坤卦),下面是天(乾)卦,很多人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天在地的下面。

天当然不在地的下面!周易是多重取象的,如果照本宣科,一定规定三个阳爻就是天,三个阴爻就是地,那是对于周易的误读!如果三个阳爻就是天,那么乾卦是天外有天吗?坤卦是地下有地吗?很显然是解释不通的。

在“泰卦”、“否卦”等十二消息卦里面,这就是代表和象征阴阳二气,并不是象征天和地。

小结否和泰都是不可或缺的,天地之间没有长盛不衰的事物。

我们要重视泰卦的力量和作用,同样也不要因为畏惧否卦的不利,就束手束脚,瞻前顾后,信心全无。

毕竟,“天性,人也;人心,机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663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