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

怎样培养孩子,第1张

怎样培养孩子 到底应该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小孩?

人脑的发育状态,特别是情绪这一块。

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氛围。

——爸爸妈妈天天在家里搂搂抱抱,打闹追逐。

一家人吃肉跳舞看电影打游戏。

这样的家庭,由于儿童的认知系统感觉到环境的“高度协作性,高度激励性”,他的情绪状态就会异常的好。

因为他吃下去的营养大脑根本不会用来发育“警觉”。

心态能不好吗。

我们人的压力是一个生理反应。

并不是心理问题。

当一个孩子成长在一个绝对阳光且情绪高涨的环境中。

他的压力器官就会非常“弱”。

于是他就真的在高压环境下也会镇定自若。

因为你的心态来自于你的“生理反应”。

而如果你生理上压力器官就不发达。

你怎样获得压力,当然就没有压力。

你去看看学校里“光芒四射”的那些孩子,基本上高中都还跟父母勾肩搭背,喊爸爸帅哥,喊妈妈美女——就是因为人的情绪系统来自于我们的生长环境。

一个人的性格,八成以上,是家庭环境的投射。

绝没有什么——我家挺好的,但孩子又冷漠又自卑又爱发脾气。

没这事,你只是不愿意承认你们家的问题而已。

——传统中国家庭。

命令,控制,严管,亲子关系冷漠,父母双方也冷漠,充满指责和冷暴力。

孩子在发育中,他的认知系统为了“警觉”随时可能到来的危险。

就会变得异常敏感。

我们的情绪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生存防御机制”,一个敏感的孩子只有两条路走,要么无限的逃避,要么暴力失控。

所以现在大家相亲的时候说,怎么排雷,怎么事先避免遇到人渣,渣男渣女。

很简单,跟对方家庭接触一下就行了。

父母不对劲的,孩子绝对好不了(不是说这个人坏,父母不省事的,孩子很可能是焦虑人格。

焦虑人格存在感情依恋问题——在爱情中会显得特别温柔,忠诚。

但实际上长远发展会变成恶性索取和控制欲)以上是心态。

至于特长培养。

非常,非常,非常简单。

由于人脑的自然分布性,每个人擅长的事情都不一样。

怎么发现这种特长。

不是你看见他想画画,你就培养他画画。

儿童在幼年时代为了知觉世界,形成思维基础,对任何事情都是感兴趣的,对浇水泥也有兴趣,难道你培养他做装修吗。

他想做什么,就给他机会去了解。

不要管什么3分钟热度。

人脑的认知系统在能够模拟一件事之后就对这件事缺乏兴趣是非常正常的——儿童买玩具就是为了模拟这件事务,一旦学会了,他就不要了。

也并不是儿童对玩具缺乏责任感。

一个人的特长,会出现在———他明明了解一个事情,并且能做好。

但他却“没有放弃”这才是“异常”的。

放弃是正常的,不放弃才是奇怪的。

他很擅长了,但没有你们的要求或者鼓励,他还是会经常做这件事。

这个,一般来说就是大脑自然分布上的优势点,就可以培养了。

比如小学一年级就学画画,你们也没有特别给他报班,要他实现什么目标,就随便玩。

结果六年级了还在画画——那么就可以适当的认真培养了。

自主性不需要培养。

人脑的本质就是自主性。

你不“压制”就行了。

自主性不会缺乏,只会被压制。

你觉得小孩子没有自主性——那100%是你控制他过多,他变得顺从之后为了避免受到你的惩罚,自然而然地放弃了自主性。

自律性,父母以身作则就行了。

儿童是环境习得性的。

环境怎样,他就怎样。

你看小孩子不是经常说“凭什么隔壁的小孩儿就能玩,我就不能玩”你看,他是从环境特点判断自己该如何约束自己的。

所以如果你父母两个人只发号施令而自己缺乏相应的自我约束。

比如小孩儿不准玩手机,你俩抱着手机就不放。

那只会导致孩子认知失调,变得暴躁。

对自律没什么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bake/42675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